
前因:1.苏秦间齐,2.齐灭宋;后果:田单复国。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苏秦间齐:从公元前300年(燕昭王十二年)左右到公元前284(燕昭王二十八年)年,苏秦两次到齐国做间谍,最后间谍任务完成,但也事情败露,苏秦被车裂而死。
齐灭宋:公元前286年(宋康王四十三年),齐湣王举兵攻灭宋国,攻破宋国都城。宋康王出逃,死在魏国,宋国灭亡。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拜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韩、赵、魏四国共同伐齐,大败齐军。乐毅连续攻克齐72城,攻破齐国都城临淄。
这件事得从30年前的一场战争说起。
当时正值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出兵攻打燕国。齐军攻破燕国都城,杀死了燕王哙和国相子之,差点使燕国灭国。之后,齐军在燕国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激起了燕国百姓的仇恨。齐国的军队觉得在燕国没法长期立足,于是撤军。
后来赵武灵王扶植燕国公子姬职回燕国继位,就是燕昭王。燕昭王看到满目疮痍的燕国后,决心向齐国复仇。于是,他派苏秦到齐国做间谍,搞乱齐国的内政和外交,削弱齐国国力,然后再伺机出兵攻打齐国。

苏秦任务完成得不错,破坏了齐国与赵、秦两大国的关系,还唆使齐湣王灭掉宋国,独吞宋国的土地,引来各国的嫉恨。于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燕国联合秦、赵、魏、韩组成五国联军一同攻打齐国,五国伐齐开始。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率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湣王调集全国军队,命大将触子率军在济西(今山东高唐、聊城一带)迎击五国联军。

齐军由于连年征战,士兵有厌战情绪。齐湣王见将士们作战不积极,于是就用死刑来威胁齐军将士。触子在被逼的情况下领兵出战,刚一开打就鸣金收兵。五国联军追击,齐军败逃,触子逃跑,不知下落。
齐军战败后,有个叫达子的齐国将领,收集残兵,准备再战。达子派人到齐湣王那里求封赏,结果被齐湣王一顿臭骂,说残兵败将也敢求赏!达子无奈,率军死战,最后被杀。
济西一战,五国联军取胜后,秦、赵等国忙着分割占领区的土地,之后就撤军了,而燕军则在乐毅的率领下继续攻打齐国。
乐毅之所以敢孤军攻齐,是因为他断定齐湣王这时已失去领导力。而且此时出击正合适,如果晚了,齐湣王有可能改过自新,安抚军心后齐军就不好对付了。于是他马不停蹄,一举攻下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然后在短短6个月内连续攻下70多座城池。

乐毅能够快速攻下齐国这么多城池,与他在齐地采取的一些措施有关。为了不让齐国军民有太大的敌对情绪,他严令燕军不得侵扰齐国百姓,减免齐民赋税,废除暴令,遵循齐地旧有的礼法。
齐国只剩下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和莒城(今山东莒县)没被攻破。齐湣王躲进莒城不敢出来。
燕军久攻即墨、莒城不下后,乐毅改变战术,采用围而不攻的攻心战术,来瓦解齐军的斗志。直到乐毅被调走,齐将田单率齐军反攻,局势才发生转变。
五国伐齐时,楚王派将军淖齿率兵在齐楚边境驻防,一来是为了防止五国联军南下攻楚,二来是观望时局,伺机而动,想趁乱捞一笔。
齐湣王逃到莒城后向楚国求救。淖齿率楚军进入到莒城支援齐国,齐湣王任命淖齿为齐国丞相。但淖齿想和燕国共分齐地,于是就杀了齐湣王。
后来,淖齿又被齐国大臣所杀。莒城的齐国军民拥立齐湣王的儿子法章为齐王,即齐襄王。
后果
田单复国:公元前279年,齐国被燕军占领,只剩下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和莒城(今山东莒县)没被攻破。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绝地反击,一举击败燕军,使齐国复国。
结论:五国伐齐使齐国几乎被灭,燕国占领了齐国大片土地,一跃成为可以和秦、赵比肩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