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以后,周天子地位日渐低下,起而代之的是众多实力雄厚的诸侯。先有郑a、后有晋、吴a、越a、楚等国。但尽管实质上的地位不如以往,但名义上的身份仍然存在。所以,东周天子仍旧过着与过去一般养尊处优的生活。只不过,这种生活不是靠他自己挣来的,他必须时常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仰人鼻息。a
一路延续自夏商的传统,还是让周天子的生活有了符合“君王”待遇的保障。现在要想遥想当年周天子的衣食住行,那只能根据文献记载想象。不过,若是埋藏于黄土之下的冥器,那就一点也不虚幻,而是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摆在面前。

金村大墓陷落坑洞
东周王陵,主要分布在洛阳的周山、王城与金村三个位置。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28年金村发现的8座东周王陵,出土了众多精美的青铜器、玉器。这座大墓当年遭逢大雨,封土陷落,当地居民才发现了藏于墓中的宝贝。然而,这几座墓中的陪葬品在早年已被盗掘,大部分都流失海外。

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位置示意图
目前,保存情况比较良好的,要数洛阳王城广场东周墓。这一带的墓葬,共有397座之多。尽管不能亲眼见到周天子的生活起居,但是陪葬品就足以表示他的尊爵不凡。

战国镶嵌琉璃铜镜
战国镶嵌琉璃铜镜,出土于洛阳金村大墓,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镜工艺的最高水平,这种名为“蜻蜓眼”的琉璃珠,有很明显的西域文化特征。尽管已到战国,但周天子的陪葬品仍旧精美绝伦。
除了精美的陪葬品,天子的陵墓也与常人有别。著名的“晋文公请隧”,即是诸侯想要享有帝王墓葬规制的例证。那么,天子的陵墓有多豪华,我们可以“天子驾六”车马坑一探究竟。
《王度记》:“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天子驾六,是古礼。既然生前是这样的待遇,那么“事死如事生”,陪葬天子的车马坑自然也要有这样的等级才行。关于天子驾六,自古以来是有众多争论的。在《史记》与已经逸失的《王度记》中,都记载了天子的车驾是由六匹马牵引的。但在《周礼》等其他文献中,却又说天子仅有四驾马车。由于又没有出土实物,所以历来纷争不休,也没有定论。没想到,20世纪70年代,秦始皇陵被发现,其中出土了两辆非常重要的青铜车马,而这正好是四驾马车。秦始皇又是“功过三皇、德高五帝”的存在,如此一来,天子六驾的说法便站不住脚了。

秦铜车马
正当众人认为天子六驾已成文学中美化用法,而非真实写照的时候。2002年,洛阳王城广场发现了由六匹马牵引的车马坑。这一发现,也算是震惊了当时的文物界。因为不到半个世纪,新出土的考古材料就推翻了先发掘的材料与说法,这对许多研究学者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情况。

六驾
这么看来,天子墓葬不止要选定一处风水宝地,还要大兴土木,挖地数丈,直逼九泉之下。再配上生前所用的车驾马匹,还有所费不赀的金银珠宝作为陪葬。这也难怪东周第二代天子周桓王,在死后停尸于棺材中7年,迟迟无法下葬。无独有偶,周桓王的曾曾孙周襄王,也同样遇到了这个局面。襄王死后,周顷王继位,但是周王室没有余钱举办合适的葬礼,只得派人前往鲁国要钱,才得以葬父。
不论是哪位国君,都是因为这些自古以来铺张浪费的传统,让葬礼不合理法,只能“静静”地等待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