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齐哀公被烹杀;后果:桓公称霸。
文/全历史 空灵画师
前因
齐哀公被烹杀:纪国国君曾经在周夷王面前进谗言,导致齐哀公在公元前868年被周夷王烹杀,从此之后,报仇雪恨成了历代齐国国君的夙愿。
公元前690年,齐国攻破纪国首都,纪国灭亡。
齐国作为姜太公的封国,在诸侯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拥有征讨周边诸侯的权力。而姜太公的治国方针也比较得当,齐国国力较强。而纪国位于齐国的东方,历史久远,国土不小。如果齐国能够吞并纪国,就可以在山东半岛独大。所以,齐国一直以齐哀公被烹杀为借口,想吞并纪国。

齐哀公被烹杀是齐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齐灭纪的第一步,是齐僖公结好郑国,图谋灭纪。
齐哀公的第五代、第六代后代,分别是齐庄公和齐僖公。这二位能力挺强,让齐国国力蒸蒸日上,逐渐对纪国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当时的天下,郑庄公权势最大,号称小霸。于是齐僖公决定和郑国搞好关系。郑庄公想要讨伐许国,齐僖公赶紧参加,派兵帮助郑国灭掉许国。郑庄公想找周王室的麻烦,齐僖公也派兵帮忙。
这样一来,齐郑关系搞得挺好,齐僖公想借郑国之势,对纪国动手。于是齐僖公约上郑国,号称要一起朝见纪侯。纪侯也不傻,齐郑都是大国,来朝见纪国,显然没安好心,很可能是要借机搞事。所以纪侯表示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们。
这次计策未成,纪国却意识到齐国已经开始图谋灭纪,害怕了,赶紧和鲁国、周王室联姻,希望地位同样崇高的鲁国能够帮助自己对付齐国,还想借周天子的权威压一压齐国的气焰。可惜鲁国和周天子其实都没有能力去管束齐国,因为齐国这时候已经很强大了。

齐国和纪国的位置
可一个意外却打断了齐僖公攻纪的步伐。
齐国遭到北夷侵犯,向郑国、鲁国、卫国讨救兵,郑国出力最大;打败北夷之后,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但是公子忽说,齐国是大国,我当齐国的女婿恐怕不太合适。这说明,郑国已经对齐国有所忌惮,结果齐僖公不高兴,在战后请客吃饭时,把鲁国排在郑国前面。郑国当然也不高兴,一来二去两国打了几仗,齐国没占到便宜。不过齐郑关系破裂,灭纪的事就耽误了。
齐灭纪的第二步,是齐襄公攻纪大胜。
齐僖公死后,齐襄公即位。郑国的国力逐渐衰落,齐国灭纪的心思却没变。鲁国这时候站了出来,约齐国、鲁国、纪国一起会盟,想劝劝齐国,放纪国一马。可是齐国哪里会听鲁国的话,双方谈崩了,齐国先发兵把鲁国打了一顿。这下,没人能阻止齐国灭纪了。
于是齐襄公说,是时候为我太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报仇了!公元前693年,齐国派出大军攻入纪国境内,一举夺取纪国三座城。
齐灭纪的第三步,联络内奸彻底灭纪。

电视剧中的齐襄公
扛不住外敌入侵,纪国内部也出问题。纪侯的弟弟纪季觉得纪国是死定了,不如投靠齐国,这样还能保全宗庙。公元前691年,纪季带着自己的地盘投降齐国,当齐国的傀儡。
鲁国眼看着纪国要完,纪国完了齐国会更强,鲁国就危险了,于是想拉着郑国一起阻止齐国灭纪。但是郑国国内不安定,帮不上忙。公元前690年,齐国再次攻纪,衰弱的纪国无力抵抗,都城被攻破。
纪侯不敢投降。毕竟齐国是打着为齐哀公报仇的旗号来的,如果纪侯投降,很有可能被齐国人给烹了。所以纪侯只好宣布把国政全部交给纪季,自己带着家里人跑路,最后不知道死在哪了。这样一来,纪国的土地和人民全都被齐国吞并。
后果
桓公称霸:灭纪之后,齐国国力大增,扩张之路少了一个阻碍。在此基础上,齐桓公(公元前685-公元前643在位)励精图治,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结论:齐国疆域大大扩张,国力明显增强,为齐桓公称霸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