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角精神”,就是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不惜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以刻意的卖丑、耍宝和搞笑来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趋向。
《人间失格》——太宰治

作者:太宰治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译者:许时嘉 出版年:2009-9
“人间”在日语里并不是“社会”的意思,其实是“人”的意思,所以“人间失格”的意思是“丧失做人资格的人”。本书以“我”看到主人公大庭叶藏三张照片后的感想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三篇手记与照片对应,分别介绍了叶藏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述了叶藏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丧失为人资格的道路的。
主人公大庭叶藏自认天生是个“边缘人”,曾经积极参加非法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后来因为与女优相携自杀时候,女方身亡而他获救,所以他被以教唆杀人的罪名短暂入狱,沦为罪人;结婚之后,纯洁的妻子却因为信任而遭到玷污让他彻底崩溃;最后叶藏这样一个丧失为人资格的人完全凭感情行事,一步步由病弱、无力走向堕落的人生,从沉湎药物、买春、自杀到完全不理解他人,同时恐惧弃绝世界,最终被送进精神病院。
《人间失格》成书之后,作者太宰治旋即投湖自尽。因此,这部遗作在太宰治的作品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书中以主人公大庭叶藏的独白道出的一生的经历,与太宰治本人的人生有高度的合度,让这部中篇小说被冠以“自传体小说”之名。也鉴于其“遗作”的特殊地位,《人间失格》可以被看作是太宰治本人对自己人生的某种“总结”,窥探其内心世界的最后机会。
昭和6年,太宰治与初代同居,后又开始从事共产主义运动,为此几次搬家,在此期间,他发现自己一直信任的妻子在认识他之前早已与人有染,内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于是,他去青森警察署自首,为自己的共产主义革命生涯划上了句号。昭和10年,太宰治在镰仓山企图自缢未果。
自缢事件之后,太宰治患上盲肠炎,因治疗中大量使用镇痛药而上瘾,不得不入院治疗了三个月,其间因其没有按时交纳学费被东京大学开除学籍。出院后不久,因镇痛剂注射上瘾,不惜举债买药,生活陷入了混乱之中。昭和11年10月,在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哄骗之下住进精神病院,这次入院经历成为他一生都无法释怀的经历,也成为写作《人间失格》的原动力。
太宰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作家。无赖派文学,顾名思义,在日本主要是指,战败后的日本人,疏远于主流之外,以自谑的态度来表现人们在精神与感官世界的双重委靡,以颓废抵抗社会化。若要问本书与太宰其它作品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或者“相同之中的些许不同”是什么的话,恐怕只能说,这本书是刻画太宰治“丑角精神”最深入、最全面也最彻底的一部作品。
所谓“丑角精神”,就是在生活中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不惜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以刻意的卖丑、耍宝和搞笑来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趋向。书中主角叶藏,从小时候起就懂得用假装的笑脸博得家人欢心,为讨好父亲而故意索取自己并不喜欢的礼物,学生时期在众人面前的搞笑表演,这些都是“丑角精神”的表现。这种行为背后蕴藏的心理机制是什么?一般而言,在过度趋同,即强调“社会人”的同一性的社会中,个体的自我个性会经历“同化”过程,即抹去自我中过度特异的部分而使其成为更“适应”社会的存在。
“丑角”的面具虽然让他与别人建立了看似正常的联系,但这种联系只是建立在伪装的人格之上,其本身也是虚假和脆弱的。这也导致真实的自我从未真正向外界敞开心扉,因此尤为恐惧与他人联系所带来的伤害。虚假的外壳挡住了可能的伤害,但也挡住了温情与关怀,让他变得愈加怯懦。亲情、友情,甚至男女之情,都成了提防戒备的对象。即使与同为孤寂之人的女性共度一夜而带来的幸福感,也会在第二天一早烟消云散,不得不变回那个轻浮的丑角,那个“连幸福都害怕”的懦弱者。
因此,“丑角”看似与外界保持联系,实则与自闭症患者一样,都是将自我隔绝于这个世界,以维护自我完整性的人。因此,这种“丑角精神”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再怎么努力,叶藏最终仍然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排斥疏远的“边缘人”:自杀未遂、被包养、酗酒、嗑药……太宰以颓废的行为将自己从这个社会放逐,既然扮演丑角已经难以取悦“世人”,那就干脆主动向边缘滑落,以保全自己心中那份仅剩的骄傲。
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是一个旧道德秩序和集体主义依旧盘根错节的社会,我们并不生活在那样的社会中。然而,今天我们阅读太宰治的作品,却并没有太多隔阂感,反而能够生出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这恐怕是因为,如今的后工业时代,也同样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压抑乃至抹杀个体自我以使其“适应社会”的病态时代,身处其中者若是想要保留心中那个自我,便也一样面临如太宰那般被边缘化和“人间失格”的危险处境。
在这种挣扎之中,我们也许并没有成为大庭叶藏那样的“丑角”,但在内心深处,又何尝没有一个懦弱却又渴望实现的自我?太宰治看似全为自我描写的文字,唤醒了读者那沉睡而濒临消失的真实灵魂,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处境。这也许就是他的文学如今依旧能虏获读者的原因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