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摩赛特·毛姆的经典代表作,成书于1919年。

[英]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 傅惟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月亮与六便士》是英国小说家威廉·萨摩赛特·毛姆的经典代表作,成书于1919年。
《月亮与六便士》一经问世便引起广泛讨论,因其对艺术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理性与感性的探讨而引起文坛轰动。又因作品以著名法国作家保罗·高更为原型,进一步增加了传奇色彩,受到全球读者的广泛喜爱,是20世纪最著名的流行小说之一。
《月亮与六便士》的作者毛姆,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故事圣手”和英国的莫泊桑。他一生写作了几十部长篇小说,上百部短篇小说和几十部剧本,其创作的许多经典小说在文学界长盛不衰。作为上个世纪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毛姆写作文笔质朴,故事脉络清晰,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在全球拥有极为广泛的读者,他的作品被翻译成了许多国家的文字出版,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了电影。
毛姆的小说创作受到德国哲学思想影响,常在小说中探讨人生哲理进行自我分析,其剧作创作则受到易卜生的新戏剧思想影响。早年学医的经历,让毛姆得以了解和接触底层民众的生活状况,同时让他学会以手术刀般的冷峻、犀利来剖析人性和社会。中国、印度、拉美等地的游历经历,则为毛姆搜罗了大量“奇闻轶事”,成为他的重要创作素材。
尽管毛姆在文学史上被一部分人视为“二流作家”,但毛姆作品的畅销使其在文学界影响深远,马尔克斯、张爱玲等人的创作受其影响颇深。
《月亮与六便士》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印象派画家高更和他的人生经历,高更在艺术上是原始主义的典型代表,其晚年出走塔希提岛的经历在艺术史上也颇具传奇色彩。1916年毛姆前往南太平洋旅行,并游历了塔希提岛,回到欧洲后创作了《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的书名也颇有渊源,月亮代表的是高高在上的理想,而“六便士”代表的则是琐碎的现实生活。六便士是当时英国货币的最小单元,据说当年有个朋友曾和毛姆开玩笑称“人们在仰望月时常常忘了脚下的六便士”,毛姆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就起了这个书名。
《月亮与六便士》作为一部流行小说,自诞生以来就被广泛阅读和出版,被翻译成为62种语言,风靡一百多个国家,历史累计销量超过6000万册。而在中国,《月亮与六便士》首次出版于1982年,同样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喜爱,各个版本累计印刷了将近百次,销量超过130万册。
近年来,中国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毛姆热,毛姆小说轻松好读的特征,以及小说中许多适合摘抄的“名言”让其作品得到进一步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