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苑之战:逆袭开始
命运给西魏关上一扇门,却没忘记打开一扇窗

文/全历史 锦灰堆

公元537年9月4日,西魏丞相宇文泰率兵来到恒农(今河南三门峡市),以一万兵力打败了东魏二十万大军。之后西魏顺势将地盘向东拓展至河南一带,为日后宇文氏政权向南攻打南梁奠定了基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沙苑之战。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还有刘秀领导2万绿林军打败王莽42万军的昆阳之战(此处可a23年7月7日的叶县),曹操2万精兵对抗袁绍10余万军的官渡之战(此处可a202年6月28日的邺城)。而沙苑之战对西魏的意义就像喀罗尼亚战役之于马其顿(此处可a338年8月2日的喀罗尼亚),土伦港战役之于法国(此处可a1793年12月18日的土伦),都是形势逆转的关键之战。

当时,西魏所在的关中地区连续两年闹饥荒,宇文泰便带兵到最近的东魏储粮地恒农吃饭(“就谷”),东魏的掌权者高欢听闻此事,以自己兵力雄厚,便想借此机会吞并西魏,结果却大败而归。

那么,为什么宇文泰西魏军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惊天逆转呢?

这里有宇文泰的成功,但更多的是对手高欢统帅失误,留给宇文泰的机会。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沙苑之战时空地图

第一,宇文泰自知实力悬殊,但为保护首都长安,只能背水一战

西魏军冒险到对手领地就谷,本身就是无奈之举。当时,西魏从事生产的人口不多,实力虚弱,并无意挑起战争。因此,当听说高欢举重兵来袭时,上到将领下至士兵都是人心惶惶。不过,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深却认为当下的时局还有救。

原来,一年前宇文泰曾在潼关全歼东魏军,使高欢颜面尽失。宇文深认为,这次高欢来战必是急功近利的“忿兵”,西魏军或许可以尝试诱敌深入,与之一战。

宇文泰听后十分信服,但又担心高欢另派人马偷袭首都长安,于是宇文泰连夜派人到华州(今陕西华州)给守将王罴【pí】报信,让他一方面阻止高欢去往长安,另一方面驱赶高欢军队集中奔向宇文泰,由他统一解决。

宇文泰自己则带兵轻装上阵,分东西两营在沙苑(今陕西大荔)设伏,等高欢大军一到,成功将其截为两段。由此,东魏军心溃散,兵将便四散奔逃,高欢大败。

第二,高欢倚仗兵多而盲目自信,不顾环境劣势,主动出战。

其实,当高欢带兵赶到时,西魏军已经撤离恒农,因此有人建议高欢没必要追击,理由是西魏军就是因为饥荒才来就谷,如今逃回去没有粮草来源,等到来年自己便会溃散。但高欢等不了那么久,他着急铲除宇文泰、吞并西魏,于是派人连夜渡过黄河,企图在宇文泰之前进入西魏腹地的关中。

之后高欢在王罴所守的华州碰壁,放弃袭击长安的计划转而扑向宇文泰。当时,两军相会的芦苇丛其实不利于作战,放火逼出西魏军本是妙计,但高欢担心无法辨认宇文泰的尸体,那样凯旋回国时并不风光,因此放弃。于是仰仗人多,东魏军队一头扎进了西魏军早就设下的“口袋”中,大军被断为两截,军心涣散,士兵四散逃跑,就此一败涂地。这个地方就是沙苑。

东魏士兵伤亡八万,还有两万被宇文泰收编。高欢狼狈渡河,久久不能相信自己的失败。

高欢的部下 斛律金劝他说:“众心离散,不可复用,宜急向河东。”可 高欢依然不愿放弃, 斛律金干脆挥鞭抽打他的马, 高欢这才离开。

沙苑之战后,西魏疆域不仅向东拓展,还吸引了一批夹在两国交界处的地方官和普通民众归附西魏。这个结果正是应了高欢当初的担忧:武将投奔西魏,文官向往南朝

那么,是什么让这些汉族为主的人选择投奔西魏而舍弃东魏呢?

第一,高欢虽然继承了北魏的家底,但也继承了鲜卑贵族打压汉人的问题。

胡汉相争的问题由来已久,崔浩直书拓跋氏历史而惨遭灭门的事(此处可a450年7月5日的大同),就是鲜卑集团对汉官的势力打压的结果。之后又有鲜卑贵族组成的羽林虎贲,聚集千人焚毁将军张彝宅邸,就是因为张彝的长子上书排斥代州而来的鲜卑武人,后来的六镇起义以至于北魏分裂(此处可a530年10月25日的洛阳)归根到底也是鲜卑贵族对汉人地位提升的反扑。

高欢权力的起家倚仗六镇武人,鲜卑人强大的战斗力是高欢对抗北方柔然和吞并西魏的王牌。因此,高欢掌权后对于鲜卑勋贵对汉人的欺压与专横,敢怒而不敢言。

汉人杜弼请求惩治鲜卑勋贵的贪腐案,但高欢却让武士举对杜弼刀斧相向问他怕不怕,然后解释说军士在战场九死一生,即便有所贪污,相比之下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除此之外,高欢的儿子高澄还强占了汉人武将高慎的美妻,以致高慎一怒之下便将他管辖下的虎牢关献给宇文泰,以此归附西魏。由此可见,高氏政权内部的专横不止于勋贵,高欢连自己儿子都没能管好。

宇文泰

第二,宇文泰白手起家,兵力不足却让他主动融合胡汉,对汉人更加宽容。

史书记载,宇文泰在沙苑战场上取得胜利后,命令将士每人植一棵柳树表彰战死的士兵,一方面是史书讴歌宇文泰的仁慈,但另一方面,相比高欢不惜兵力也要诛灭西魏宇文泰珍惜兵力也是出于自身所能挥霍的资源比较少。

东魏面临严重的胡汉矛盾时,宇文泰却敢于拉拢汉人集团。这很大程度也是因为自身政权中的鲜卑势力并不强大。为了让胡汉融合,宇文泰将出身卑微的汉族武将的籍贯附会名门望族,比如李虎改为陇西李氏,杨忠改为弘农杨氏。在后来奉赐八柱国中,汉人将领与鲜卑武官基本上平分秋色。

如果沙苑之战以少胜多的结局是一些幸运和巧合降临于西魏,那么从战前和战后一段时间内的逆转来看,却是优势与劣势间的转变,对于东魏来说,先天占据的优势不一定就能笑到最后,这也验证了好坏逆转的规律(详见规律70-好坏逆转规律:为什么好事能变成坏事

历代评价

1、帝(宇文泰)知人善任使,从谏如顺流。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恩信被物。能驾驭英豪,一见之者,咸思用命。沙苑所获囚俘,释而用之;及河桥之役,以充战士,皆得其死力。诸将出征,授以方略,无不制胜。——令狐德棻

2、迁鼎旧邺,国命维新。朝章国宪,灿然毕举。渭南失律,似乌林之丧师;洛北先鸣,同官渡之凯入。虽天命有归,而尽于北面,方之魏武,具体而微。——卢思道

阅读数 3.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