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格尔认为世界在进步,任何事情都需要正-反-合三步才能达到恰好的平衡。他的人生也是如此。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很多人听过黑格尔的金句“存在即合理”。作为一个哲学家,不少人对黑格尔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把哲学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者,他以辩证法著名,也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来源。
事实上,他是继康德(此处可a至1804年2月12日的柯尼斯堡)、费希特和谢林(此处可a至1775年1月27日的符腾堡)之后,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哲学具有百科全书式的丰富性,是整个近代哲学的高峰。
近代哲学发展到他这里时,便已经终结了。黑格尔之后的哲学派系,如分析哲学、实证主义、现象学(此处可a至1859年4月8日的摩拉维亚)、存在主义(此处可a至1976年5月26日的弗莱堡)等,都是对黑格尔哲学体系解构而来的,看似玄奥,其实并没有太多真正的创新。
说完了他的哲学地位,我们再来了解下这个人。黑格尔以辩证法著名,我们就以辩证法中“正-反-合”的形式来讲讲他。
正:进步青年,法国大革命的赞颂者。
黑格尔在前半生都在积极追求进步。在哲学研究的道路上,他一直诚诚恳恳。这与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关。他的父亲在税务局任书记官,一辈子安分守己,死后给黑格尔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产。黑格尔的做事风格很像父亲稳扎稳打,父亲的遗产使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坚定了他从事哲学研究的信念。
黑格尔还有个一个重视教育的母亲,和一个善于启蒙的老师。在上学前母亲就请了家庭教师来教他,入学后他学习成绩优异,遇到了学识渊博的洛佛勒尔老师。洛佛勒尔让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知识。其中的宗教和哲学知识令他大开眼界,心驰神往。老师建议他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重视教育的父母接受了老师的建议,这为他以后根据希腊文、拉丁文的原始材料进行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成为一代哲学大师。
黑格尔的青年时代正好遇上了法国大革命,卢梭(此处可a至1791年12月21日的巴黎)的思想对他产生过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当时他在图宾根大学上学,有两个不一般的室友,一个是特别能折腾的哲学天才谢林,一个是诗人荷尔德林。谢林是个“刺儿头”,经常带着一帮学生突破学校的禁令,讨论政治时事,朗诵违禁读物,高唱自由的赞歌——《马赛曲》。黑格尔也不甘寂寞,积极参与其中,还和两个室友一起种下了一棵象征自由的树。
反:保守老年,普鲁士封建专制王朝的忠仆。
与积极进步的青年时期不同,老年的黑格尔在思想上趋于保守。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处可a至1804年12月2日的巴黎圣母院),欧洲专制势力复辟,使得黑格尔的政治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他放弃从前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歌颂普鲁士封建王朝,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对普鲁士王朝他表现出忠顺的态度。
黑格尔还把世界历史分为四个时期:幼年期——东方;青年期——希腊;成年期——罗马;老年期——日耳曼。把普鲁士封建王朝吹捧成代表了世界精神的文明至高点。
黑格尔的后半生,沉迷于中产阶级的生活,在当中学校长期间他娶了一位年轻的贵族小姐为妻,后来又当上了海德堡大学哲学系教授。他一直都很在乎收入,上了年纪之后,喜欢去戏院,非常喜欢喝香槟,在60大寿之际当上了柏林大学校长,第二年因染上霍乱去世。
合:从整体来认识世界,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世界。”黑格尔的人生也是如此,他人生的每个阶段自然包含着每一段大的历史所造成的影响。从这种意义来说,黑格尔青年到老年政治观点的转变也就合理了。因为“存在即合理”,“真理即整体”,要从整体来认识世界,认识黑格尔的整个人生。
如果仅仅用“前后矛盾”来概括黑格尔的一生是不够的,因为黑格尔对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是超越康德,建立了一个囊括古今的哲学体系。
我们先看他是如何超越康德的。
在康德之前,笛卡尔(此处可a至1596年3月31日的图赖讷)创立的唯理论往往会陷入到独断论中,而经验论则到休谟(此处可a至1711年5月7日的爱丁堡)时陷入了怀疑论,为调和二者,康德开创出先验哲学。但是康德做得并不彻底,黑格尔认为康德的哲学只停留在知性阶段,仍然是经验主义的。康德所设立的物自体的概念仍然是独断的,这就导致康德哲学仍然陷入到了主观主义的二元对立,突出表现就是众所周知的“二律悖反”。
黑格尔的解决办法是让理性行动起来,理性的行动就是辩证法,理性所遵循的是辩证思维,不像知性那样局限于形式逻辑的线性思维。理性能够正面肯定矛盾的积极意义,而不是纯粹否定它。而矛盾的数量不只是“二律背反”中的那四种,而是事物的普遍性质。黑格尔用正-反-合的辩证逻辑把二律背反转变为二律对立统一,也就是著名的对立统一规律,解决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二元对立。
我们再来看看黑格尔是如何建立囊括古今的哲学体系的。
黑格尔并不是凭空创建一个体系的天才人物,他只是把哲学史打散,再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装起来,就形成了他的哲学体系。他的理由是真理是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历史上后期的体系总要比先前的体系更高级。先前的体系被推翻后,会保留自身的优点,成为下一个体系的一个环节。
康德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把经验论和唯理论,吸收到自己的体系中的。同样费希特和谢林克服了康德体系中的缺点,又形成了新的体系。所以黑格尔在总结从古至今的哲学的基础上,很注意吸收费希特和谢林的成果,最终建成了一个集大成的哲学体系,他认为这个体系就是真理全体,哲学史终止于他的哲学。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
历代评价:
1、“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一方面,因为他在自己的体系中以最宏伟的方式概括了哲学的全部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他(虽然是不自觉地)给我们指出了一条走出这些体系的迷宫而达到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
——恩格斯
2、黑格尔的哲学非常艰深,我想在所有大哲学家当中他可说是最难懂的了。
——罗素
3、其基本思想是最荒谬的幻想,一个颠倒过来的世界,是哲学的插科打诨……其内容是傻瓜喜爱的最空洞无意义的词语展示;他的表述……是最讨厌的胡言乱语的废话,使人想起疯子的呓语。
——叔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