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格尼尼是一位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他将小提琴的地位从伴奏乐器提升到了独奏乐器,被认为是小提琴技巧之父。
“帕格尼尼在作曲方面的天才,绝不亚于他在演奏小提琴上的天才。”
——勃拉姆斯
尼科洛·帕格尼尼,早期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是当时最具盛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除此之外,他还是中提琴演奏家,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

尼可洛·帕格尼尼于1782年出生在热那亚共和国的首都热那亚。帕格尼尼五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曼陀林,七岁时开始学小提琴。后来,年轻的帕格尼尼师从当地多名小提琴家,自此在音乐的道路上愈走愈远。
1809年,帕格尼尼开始周游不同的城市进行演出。他是个天生的炫技表演家,拥有着完美的小提琴演奏能力,并且能在熟悉的曲调中演奏出变奏,让他的听众们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深深沉浸在他的音乐中。

1813年,在意大利米兰的斯卡拉歌剧院,帕格尼尼在他的音乐会上首次演奏《女巫之舞》(Op. 8 )变奏曲。观众们都震惊于他快速而精湛的演奏技术,后来帕格尼尼在米兰举办了十几场音乐会。至此以后,他的名气就势不可当地四处传播了。
此外,帕格尼尼还有很多代表作品,如《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威尼斯狂欢节》、《军队奏鸣曲》、《拿破仑奏鸣曲》等。另外,帕格尼尼还作有吉他曲二百首,以及各种室内乐曲。
帕格尼尼开拓了近代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成为名震欧洲的著名小提琴家。他的演奏技巧高超,表情丰富,使观众如痴如醉,引人入胜。
他常在音乐会中即兴演奏,他的作品和演奏技巧慑服了欧洲很多的艺术家,如文学家司汤达、巴尔扎克,浪漫主义音乐家肖邦、舒曼、李斯特等。

帕格尼尼对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音乐创作,也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柏辽兹曾应帕格尼尼之邀写了一首突出中提琴的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而李斯特也曾根据他的《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创作了《帕格尼尼大变奏曲》。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钟》,是根据帕格尼尼的《B小调小提琴变奏曲》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改编而成。
除了演奏技巧的无比精湛,帕格尼尼作为一名作曲家兼创新者的地位也不容小觑。他的协奏曲充满魅力、引人入胜,给后世的协奏曲予以深刻的启示。尤其是《二十四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至今仍被视作小提琴浪漫主义的珠穆朗玛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