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汉女和亲
前因:1. 吐蕃王朝建立,2. 松州之战;后果:唐蕃古道建立。

文/全历史 Spencerrr

前因

吐蕃王朝建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成立了吐蕃王朝后,积极向唐王朝求好,以求巩固吐蕃王朝内外的稳定和发展。

松州之战:吐蕃军进犯松州,被唐军击败,吐蕃撤军。此战之后,松赞干布求亲唐朝的态度更加积极。

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唐远支宗室女李氏为文成公主,第二年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的王后。

松赞干布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在位期间带领吐蕃王朝迁都逻些(今西藏拉萨),平定内乱,降服西藏地区的部落国家羊同,统一西藏,正式建立起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使其成为高原上唯一的王国。

松赞干布像

在统一了高原地区之后,松赞干布在634年(贞观八年)派使者到长安城,想与唐朝交好。

松赞干布认为,与唐朝维持友好亲近的关系,一方面能提高吐蕃王国的地位,借助大唐的声望震慑吐蕃周边的部族,另一方面,向大唐学习、借鉴管理经验,也有利于吐蕃王国自身的发展,维护内部的稳定。

因此,松赞干布向唐朝使臣冯德瑕提出想与大唐和亲,并派遣使者随冯德瑕一起入朝,向李世民献表求婚。

李世民与朝臣商议后并没有同意松赞干布的请求,一来是因为吐蕃王国刚刚成立,唐朝对这个国家并不熟悉,二来是双方交往不多,这个和亲对于唐朝来说没什么必要。

求婚受到了唐朝的婉拒,吐蕃使者在向松赞干布复命时害怕受到责备,因此对松赞干布说,唐皇本来是同意和亲的,但是吐谷浑的可汗却突然出来阻挠,离间了咱们和唐朝的关系,李世民拒绝了和亲。

文成公主入藏示意

松赞干布知道后勃然大怒,立即与羊同联合,发兵二十万突袭吐谷浑,吐谷浑乍然被打,无法抵挡,大败退到青海以北。

打败吐谷浑后,松赞干布从俘虏中了解到,和亲这件事跟吐谷浑根本没关系,是李世民自己拒绝的。

松赞干布年轻气盛,尽管部下甚至以死相谏劝他三思,他还是在公元638年(贞观十二年)时,率领二十万大军攻到了唐朝的边境松州(今天四川松潘)附近,要逼唐朝和亲。

李世民派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率五万步骑兵对付吐蕃的进攻。唐军战斗力惊人,主力侯君集部还没出手,唐军先锋牛进达部已经打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率部退出党项、白兰羌、吐谷浑等地,再次向唐朝遣使谢罪。

松赞干布派吐蕃宰相禄东赞致礼,进献黄金五千两、以及其他珍宝数百,再次向李世民提出要和亲。

松州之战后,李世民在筹备着收拾东边的高句丽,认为这时不应该再和吐蕃拉长战线,以免陷入双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同时,他也被松赞干布三番五次的求亲诚意感动,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相见示意

公元641年,松赞干布25岁,唐朝派江夏王李道宗护送文成公主入吐蕃。

文成公主进藏时,送亲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更是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文成公主自己还携带了谷物和芜菁种子一起到了吐蕃。由于道路艰险,文成公主入藏时,仅在从长安到拉萨的唐蕃古道上就用了三年时间。

松赞干布则亲率禁卫军从吐蕃远道出迎,在柏海(今天青海省境内),与文成公主的队伍相会。松赞干布把文成公主娶回后,对她非常好,两人常穿着唐朝服装起舞。松赞干布还派遣吐蕃贵族到唐朝学习,也请唐朝派遣官吏协助吐蕃的管理。

文成公主入蕃时,带去了大批工匠和文化典籍,以及谷物和牲畜,将中原地区的医药、历算等技术传入吐蕃,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唐蕃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后果

唐蕃古道建立:文成公主入藏后200多年间,两国使臣和商人往来不断,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在长安与拉萨之间形成了一条3000多公里的通路,称为唐蕃古道。

结论: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文成公主的博学多能,对吐蕃的开化影响很大,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

阅读数 8.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