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之旅》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它对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个漂泊者的旅途,带有对人生些许的感伤,别有一番哲学和美学风味。
《冬之旅》作于1827至1828年间,是舒伯特为威廉·穆勒的诗歌《一位旅行号手的遗书》所作的配乐曲, 由24首歌曲组成, 是舒伯特毕生的呕心巨著。舒伯特形容自己的这部作品是“一套令人战栗的歌曲”。
音乐表现了一位旅行者离开城市踏上旅程,他一直沉浸在对不忠爱人的回忆中。歌曲诗意地探索了他的心灵之旅。通过音乐描绘出萧瑟的冬日景象,从而表达出主人公的孤独。

《冬之旅》手稿
这部套曲原本为男高音和钢琴而作,但经后人改写,其他音域的歌唱家也可演唱。《冬之旅》中的钢琴也承担着重要角色,用以传达着主人公的心绪和表现整部作品的主题。
如《河上》中诡异的钢琴节奏,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暗流涌动。河上已结冰,正如他的外表已结满了厚实的冰,但内心中关于那份爱的纪念却依旧在流动。
除此之外,《回望》中不安的切分音、《孤寂》中戏剧性的颤音、《风暴之晨》中尖锐的重音,钢琴部分的旋律和节奏都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境。
钢琴部分也充分地展现了穆勒诗中的意象,如纷纷扬扬的大雪,呼啸的冬风,寒冰下的河水,啼叫的鸟,聒噪的乌鸦,吠叫的狗等等。

《浪漫的冬日,砍柴的农夫和篝火》
阿多夫·阿比安作
整个作品的情感复杂多变,有表现幸福温馨回忆的,如《菩提树》《春梦》,也有充斥热情的作品如《风向标》,还有伤感而失落的表达如《晚安》《乌鸦》《在河上》等,以及压抑中的情感爆发比如《风暴之晨》。
从调性选择来看,24首歌曲中只有8首大调歌曲,其余16首作品都是小调作品。这使整部套曲从整体上有着暗淡而忧伤的风格,从而表现了诗歌的主题:一位孤独漂泊者的感伤。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冬之旅》也有着一些政治讽喻的色彩,认为舒伯特借此作品在暗讽权力横行的黑暗时代。
这部作品也对后来的作曲家有着很深的影响。很多作曲家改编了这部作品,比如李斯特曾将其中的12首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S. 561);利奥波德·戈多夫斯基曾改编过作品中的《晚安》。
舒伯特《晚安》
男高音:弗朗西斯科·阿拉扎
钢琴:简·勒梅尔
后世的一些著名音乐作品也曾受到它的影响,如古斯塔夫·马勒的《青年流浪之歌》,以及本杰明·布里顿的《夜之乐章》。
《冬之旅》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它对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个漂泊者的旅途,带有对人生些许的感伤,别有一番哲学和美学风味。音乐中再现了诗歌里的冬日图景,主人公有时彷徨、愤怒、绝望,却也有幸福温馨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