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开元盛世;后果:马嵬驿事变。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712年,唐玄宗即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
737年,唐玄宗将杨玉环召入后宫之中,从此专宠杨玉环。
杨玉环出生于世家,她的高祖父是隋朝的上柱国,父亲是蜀州的官员。
杨玉环长大后,在洛阳遇到了唐玄宗的儿子,即寿王李瑁,他对杨玉环一见钟情,随后立她为王妃。
此时,杨玉环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和唐玄宗还没有见过彼此。
那么,唐玄宗是如何将杨玉环收入后宫的呢?
737年,李瑁的母亲武惠妃去世了,她生前很受唐玄宗的宠爱。因失去爱妃,唐玄宗郁郁寡欢,想再寻觅一个人弥补感情空白。

大家找来找去,发现能入皇帝眼的,就是天资不凡、能歌善舞的杨玉环了。唐玄宗听说后,赶紧召杨玉环入宫,一见倾心,就把她收入后宫。
寿王李瑁被父皇夺走了爱妻,颜面上自然无光,内心苦闷。但是,作为儿子和臣子,他不敢表现出任何不满。
当时又正赶上宁王李宪去世,李瑁曾认李宪为义父,所以要为李宪服丧,更不敢因为妃子被抢走而表现出痛苦。
唐玄宗和杨玉环是公媳,即使唐朝风气开放,唐玄宗做事多少也要考虑影响。
为此,唐玄宗做了两个安排:一是先把杨玉环送到了道观,让她出家,与过去王妃的身份彻底告别;二是给儿子再找一位出身高贵的王妃,安抚他的情绪。
745年,唐玄宗才正式册立杨玉环为贵妃,是为杨贵妃。当时没有皇后,她的地位实际上等同于皇后。
从此以后,唐玄宗便专宠杨贵妃一人。因唐朝已出现了“开元盛世”,唐玄宗自恃功业,开始与杨贵妃一起沉溺于享受。

杨贵妃擅长歌舞,唐玄宗亲谱了《霓裳羽衣曲》。在召见杨贵妃时,他让乐工奏乐,赐给杨贵妃金钗钿合,并亲自插在她的鬓发上。唐玄宗对后宫的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随着杨贵妃的受宠,杨家一门都跟着飞黄腾达起来。杨贵妃的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 。杨家还娶了两位公主、两位郡主,势力越来越大。
这种情况,惹得当时的百姓都眼红了,从此不重男反重女,希望生个女儿也能如此“光耀门楣”。
实际上,杨贵妃与唐玄宗也算是知音,二人同爱歌舞音乐。杨贵妃沉浸于后宫生活,对权力并不向往。不过,唐玄宗对她的宠爱,在客观上,使杨家人跟着沾了光。
因为杨贵妃,杨家得势的人众多,其中杨国忠权力最大,甚至成为了宰相。
杨国忠本名杨钊,是杨贵妃的族兄。此人没有才干,年轻时就是个市井无赖,亲友们都鄙视他。
大臣章仇兼琼想巴结杨家,拉拢杨家势力,就推荐杨国忠做官。当官后,杨国忠在杨玉环的帮助下,很快就得到了升迁。
杨玉环经常在唐玄宗面前称赞杨国忠,说他擅长樗蒲(一种游戏)。唐玄宗就召见了杨国忠,任他为职金吾兵曹参军。此外,唐玄宗还把他的名字由原来的杨钊改成杨国忠,以示忠诚。

杨国忠凭着和杨玉环的关系,经常在禁中侍宴,专管樗[chū]蒲文簿,计算起来又快又准。唐玄宗看见了,开玩笑说:“好度支郎。” 度支郎是户部专门掌管赋税收支的官员。杨玉环就抓住这句玩笑话不放,屡屡请求唐玄宗给杨国忠这个职务。
752年,杨国忠被封为右相,兼任文部尚书,开始专权。杨国忠没有才能,不会辅政,只会在朝中胡乱作威作福。不管唐玄宗怎样,他都尽力迎合。
当时,和杨国忠一样巴结唐玄宗和杨贵妃的,还有安禄山。
安禄山发迹要比杨国忠早,他早就得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安禄山为人狡诈,对无能的杨国忠颇为不屑。他经常出入朝中,哄得杨贵妃十分高兴,以此上位。后来,早就心怀不轨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了叛乱。
后果
马嵬驿事变
756日,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
结论:杨贵妃得宠、杨国忠专权,是唐玄宗在位后期腐化堕落的表现之一。这是“开元盛世”即将结束的征兆,同时也促使了“安史之乱”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