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与染色技术:点滴荟萃,斑斓世界
自从地球上有人类存在以来,色彩就在我们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植物染料及其染色工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的历史。

对考古学家来说,最接近史前思想的事就是找到装饰身体的物品。装饰品在考古纪录中的初次出现告诉了我们,人类的思想是从何时开始变得足够复杂,从而想到了个体身份的问题——告诉其他人我是谁。五万年前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古人们就已经在想办法用各种各样的颜色装饰自己了,这些颜色主要来自于天然染料。

朱砂是最早被人类使用的几种天然染料之一

天然染料,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矿物质,以植物染料为主。植物染料是从植物的根、茎、叶及果实中提取出来,如:靛蓝、茜草、紫草、红花、桑、茶等;动物染料数目较少,主要取自贝壳类动物和胭脂虫体内,如:虫(紫)胶、胭脂虫红、虫胭脂等;矿物染料则是从矿物中提取的有色无机物质,如铬黄、群青、锰棕等。

用天然染料对衣物纤维进行染色的技术几乎和衣物一样古老。但因为天然染料的出产很不稳定且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整个采集和加工的过程也非常繁琐,所以在天然染料诞生初期,只有权贵才消费得起这些染料染制的衣物。这种情况从古埃及的一些墓壁画中就能得到佐证,不仅奴隶和平民,即使是一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只能穿着类似围裙的白色亚麻衣服,“染色的衣服”是只有法老或者大祭司才能拥有的荣耀。

当然,这些彩绘的墓壁画虽然使用了矿物颜料,但这些颜料并不能为衣物染色。

古埃及墓壁画,画上的人物很少穿着染色的衣服

关于天然染料的稀缺性,最著名的案例可能就要属古罗马皇帝的紫袍了。这种紫袍的颜色是用一种海里的骨螺制成的,多种骨螺的鳃下腺可以分泌出黄色黏液,在光照的作用下,粘液会变成紫色。

最早使用骨螺紫染色的是腓尼基人,他们用地中海的染料骨螺为原料,在泰尔(今属黎巴嫩)建立了染色中心。到了公元前1700年,腓尼基人开始了紫色羊毛的贸易。并随着后来希腊殖民地的扩张,将骨螺紫染色技术进一步传播。

骨螺紫染色非常牢固,且具有理想的深度和色彩,在古代西方成为了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是专属于贵族和神职人员的服装用色。公元前四世纪就有历史学家记载:染料用的紫色在库洛芬价值等重的银。

这种小小的骨螺能产出只有最尊贵的人才用得起的紫色染料

后来,这样的紫色被继承了部分古希腊传统的罗马人用在了自己的托加(罗马长袍)上。最高级的罗马地方法官就穿着一条边缘带有骨螺紫条纹的白色长袍,而更加华丽的托加是带有金线装饰的骨螺紫,专门给庆祝罗马胜利的将军们佩戴。后来的皇帝们继承了这些传统,也开始穿着带着金线装饰骨螺紫染色的托加。

虽然服饰时尚会随着时间改变,但因为骨螺紫产量低下,所以仍然非常贵重,一直被最尊贵的那批人使用着。从此,在欧洲人和小亚细亚人的心中,紫色和皇室便有了牢不可破的连接。

甚至罗马皇帝屋大维还颁布骨螺紫消费禁止令,对骨螺紫染色做出明确规定:将紫色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为只有罗马元老、地方法官和常胜将军才能穿着,并且只有皇帝才能着全紫色的服饰,而其他身着紫色服装的公民,均以叛逆罪名处死。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了一千多年以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也曾在奢侈法上规定,只有皇室近亲才能够身着紫色。而直到现在,紫色因其在历史上和贵族皇室的关系,在时尚界也被认为是一种高冷的色彩。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紫色是贵族皇室专用色

除了紫色之外,19世纪之前人们其他颜色的衣物也都是用天然产物染织而成的。天然染料种类稀少、纯度低、缺乏鲜明的色相、染法复杂,难以染出期望的色泽,而且有的染料产量低、价格高、色种不全,上色后的牢度也不好。天然染料的这些不足,使人们非常渴望寻找一种更好的染料来代替。

如今国内天然染料最著名的就是乌镇的印花布

18-19世纪,欧洲的化学工业和煤炭产业已经相当发达了。冶金工业需要大量的焦炭,而焦炭的副产物之一就是煤焦油。1856年初,英国化学家珀金试图用煤焦油的成分合成奎宁,却无意间得到了一种淡紫色的溶液,并由此获得了一种紫色晶体。珀金试着用它染制丝绸,惊喜地发现,它使丝织物呈现出一种明亮的紫色光泽,洗涤时不会脱落也不容易褪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化学方式合成染料。

珀金意识到了这种染料巨大的商业价值,于是1857年6月,在伦敦郊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人工合成染料的工厂。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生产的这种染料——苯胺紫,就在染房中获得了大量应用。

珀金的手写信和一块被苯胺紫染色的布

苯胺紫在商业上的成功,带动了很多人开始模仿它的制造。

1858年,法国人用类似的方法制造出了一种红苯胺染料,并取名叫品红。红色比紫色更受欢迎,品红很快就取得了更大的成功。4年后,第一届合成染料产品国际博览会在伦敦举行,苯胺紫、品红、苯胺蓝、苯胺黄和帝国紫是五种最主要的展品。此后不久,人们又陆续发明出了各种合成染料,成功凑齐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自此之后,化学合成染料取代了天然染料,开始应用于工业化大生产的衣物制造中。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化工合成的进步,化学染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生产化工合成染料中间体的一个工业门类。当然,化工染料也有很大的弊端,如严重的污水排放和产生致癌物质等,但人类仍致力于让化学染料变得更好,而不是回归到自然染料的时代。

现今,任何颜色都能被普罗大众所消费,紫色作为“帝王色”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阅读数 4.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