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与文明推进:告别对黑夜的恐惧
从人类使用火的那天起,就彻底与动物划开了界线。

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类以一系列开天辟地的创举昭示着自己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包括发明了复杂的语言、制作和使用工具、学会了用火、建筑房舍、进行艺术创作等。其中,对火的使用、控制和管理更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能力。

制作和使用工具曾被认为是人类的排他性能力与行为,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很多动物,包括鱼类、鸟类和灵长类,都具有使用工具乃至简单制作工具的能力。比如黑猩猩能够把树枝伸到蚁穴中引白蚁攀爬而成为口中美食;乌鸦把细树枝或荆棘撕下衔住,作为喙的延伸,伸到树洞中捉出隐藏的虫子等。但对火的控制与使用,尚未在其他动物中被观察到。

因此,开始使用火,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发展出智慧的里程碑事件。

人类开始用火

众所周知,火需要三种要素并存才能燃烧。首先要有燃料或者可燃物、其次是氧气、最后要有引火源或者高温,满足了这些条件,燃烧才能发生。植物是早期人类最主要的可燃物,而在自然条件下最主要的引火源则是闪电。

七百万年前,人类祖先居住的非洲草原面积扩大,草原经常会因为闪电或干旱出现火灾,而且一旦燃烧起来就会蔓延出相当大的地方。毫不奇怪,居住在草原上的早期人对火并不陌生。火灾发生过后,人类捡拾被烧死、烧焦的动植物,或埋伏、猎杀那些逃离火场的动物,这是人类对火认识的开始。

而在一百五十万年前的非洲,也许刚好天时地利人和,人类进入了用火的第一阶段——学会“保存”火,这是只有人类才会的特殊技能。添加燃料就可以让火继续燃烧,例如粪便就是一种燃烧缓慢的燃料。

火的好处有很多,除了夜间保暖及照明,还可以吓走掠食动物,其烟雾也能赶走昆虫。但关于火的使用目前我们只能合理地猜测,因为要找到最早定期使用火的证据非常困难。

一座直立人的重塑像。人类学家相信直立人是第一个懂得用火的人类物种。

古代的用火遗迹并没有那么好辨认,零星的用火又不能成为有力证据,这是目前科学界的困境。现在有关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来自东非的多个地方:如肯亚境内巴林戈湖附近的契索旺加、库比佛拉及欧罗结撒依立耶。

位于契索旺加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红色粘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142万年前。这些泥土上有被再加热的痕迹,这就表明其曾为了增加硬度而被加热至高温。不过,光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人类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保存火的习惯。

用火会让岩洞或泥土变质,但是这些火是不是刻意保存的,这是有争议的

同样在非洲,位于南非斯瓦特克朗斯找到了最早有关人类使用火的可靠证据。

在阿舍利时期的骨制工具以及一些拥有早期人为刻印的骨头中,发现一部分有被烧焦的痕迹。该地区也提供了一些有关直立人时期肉食动物的证据。位于南非的Hearth洞穴中发现了一些燃烧后的沉积物,这些可以追溯到距今20到70万年前的遗迹显示了刻意使用的迹象,这至少证明人类最晚在20万年前就已经学会保存火了。当然,发现在世界各地的考古学遗迹表明,人类学会保存火是在世界各地都在发生的,比如在欧洲法国,考古学家就发现了20万年前经过高温形成的红色泥土和炉床遗址。

尼安德特人用火留下的碳层(箭头所指)

早期人类用火的想象图

下一个阶段就是人类学会如何生火,这包括了钻木取火等技能。学会这项技能后,人类就能更频繁地、更安全地使用火,烹饪也由此开始发展,给予人类更多饮食上的选择。英国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伦汉指出,人类脑力的进步可能与烹饪有关,如此一来,人类就不必如很多大型动物一样将相当多的生存适应放在消化食物之上。用火使得人类“凭空多出了一个胃”。

钻木取火复原

与此同时,熊熊燃烧的篝火对于原始人来说也是一个社群的中心。人们夜晚围着篝火时,一些必要的社群以及配套的宗教仪式、祭祀、舞蹈等专属于人类的高级行为也随之发展。火对于人类来说,绝不只是“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那么简单。

钻木取火

人类用火的第三个阶段大概发生在七千年前,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火并学会控制火。比如开始用火清地来发展农业,也就是传说中的刀耕火种。此外,人类甚至还用火来进行战争。

奥运会圣火采集和传递仪式

毫无疑问,掌握用火的方法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步。

首先,用火烹制熟食改变了人类的摄食方式和营养结构,导致人类在体质上发生重大改变,包括脑量增加、体型增大、臼齿变小、肠胃缩小(人类肠胃的大小仅相当于其它灵长类的62%)、体毛减退、树栖能力消失。

其次,用火也使人类在智能、行为乃至社会结构上发生重大改变,包括对火的性能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驾驭技能的改进,群体的协作性、凝聚力与分享习惯的培养。

再者,用火增强了人类对凶猛动物的抵御能力,减少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使生命变得更有保障。

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一长串用火为人类生存和演化带来的变革和益处,这些益处对人类的发展至关重要。

比如说火改善了居住环境;能够在火堆上烘烤木制箭头,让箭头变得更加坚硬,从而辅助狩猎从而得到更多的肉食资源;火可以融化冰雪,由此得到的水既可以喝,也可以用来做饭;开辟了以光与烟传递信号的手段。

火还能用来处理兽皮,处理之后的兽皮更加柔软,缝制起来也更容易;用火烘烤树皮做的容器,可以更好地让容器定型;火也能软化天然形成的蜡、树脂、柏油和沥青,这些东西都当作“胶水”来用,而且还有防水功能。

古人类在制造独木舟的时候,也会用到火,经过火的烧灼之后,树干更容易被掏空,做成舟的模样;火还可以把肉和其他食物烤干,以备今后食用……

如今,火在人类文明中依然有着神圣的含义,我们从诸如“薪尽火传”这样的成语和奥运会圣火传递仪式中就能读到一二。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