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与古埃及建筑艺术:尼罗河畔的建筑奇迹
预知尼罗河每年涨落的能力助长了古埃及人的自信,这种自信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生死的看法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等大型建筑物时的热情。

在整个历史中,建筑就像是一个空间视觉艺术,而金字塔无疑是最神秘、最震撼的那种。

埃及金字塔(Pyramids),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方锥体陵墓。它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前,目前共发现96座,大部分位于开罗西南部吉萨高原的沙漠中,是世界公认的“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金字塔都稳坐世界最大建筑物排行榜的NO.1。面对如此庞大的建筑,人们不免产生疑惑: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古埃及人为什么还要不遗余力地建造墓穴呢?这还得从他们的信仰说起。

众所周知,古埃及文明的核心是法老制度。这种王朝世袭始于第一代国王美尼斯,他在政治上统一了上埃及和下埃及。从此,古埃及的文明历经了30个王朝,最后在托勒密王朝华美谢幕。

古埃及地图

现代历史学家将这些王朝划分为3个更为宽泛的时期:古王国(约公元前3200~前2158年)、中王国(约公元前2134~前1786年)和新王国(约公元前1570~前1085年)。在这个漫长的王朝中,以法老和祭司们为首,以农耕经济和奴隶劳作为基础的一个等级化、集权化的社会得以形成。

在各种现实挑战的背后,古埃及人具有强烈的物质现实和今生来世的观念。在有关生活、死亡和来世细致繁复的宗教礼仪之中,他们构建了复杂的宗教体系。在他们的脑海中,生活只是一个过渡性的短暂过程,死亡才是生活中各种欢乐的永恒延续。

他们相信生命具有双重性:一个肉身和一个被称作“ba” 的灵魂。人死后灵魂需要载体,于是古埃及复杂的木乃伊技术为灵魂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皈依之所;其次,灵魂还需要一切日常生活应有的东西,诸如衣食住行等,因此,作为亡者的住所,陵墓的重要性一下就凸显了出来。

不过,即使古埃及人具有修建宏大建筑的本能,他们最开始也没直接想到金字塔这样的结构。在早期的沙坑墓穴之后,古埃及出现了最早的地上墓穴建筑,这些规模相对较小的结构被称为“马斯塔巴”。

马斯塔巴

马斯塔巴一词源于阿拉伯语中的长凳,最初是古埃及的住宅形式。它的结构并不复杂:地下是主墓室,被装有衣物、食品、美酒,家具,武器、玩具甚至是洗漱用品的储藏室环绕;位于地表的长方形上部结构则是由装载其他物品的房间构成,有些地下墓室甚至还能通过狭窄的楼梯或甬道与地上建筑连通起来。它被作为王室家族其他成员的陵寝,大规模地修建。

马斯塔巴的内部结构

然而,这种形制在进入古王国时期后就很快被淘汰了。淘汰的理由很简单:那时的埃及人突然产生了法老死后要成为神,灵魂要上天的观念。但问题来了,怎么才能让灵魂上天呢?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为法老建造出上天的天梯,以便他能由此上到天上。(《金字塔铭文》)”而金字塔,就是这样的天梯。

这座由马斯塔巴演化而来的金字塔,名叫萨卡拉,修建于公元前2750年,是为古埃及第三王朝时期左塞尔法老建造的。它是所有古埃及金字塔的始祖,也是埃及历史上第一座完全用石头建造的巨大建筑物!

伊姆荷太普的雕像,现藏于法国卢浮宫

他的修建者伊姆荷太普(Imhotep)是历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建筑师,他承担了陵寝的建筑工程,因此后来被埃及人奉若神明。但其实,这座萨卡拉金字塔的修建过程并不顺利。

伊姆荷太普在接到修建陵墓的任务后,最初的构想是修建一个规模更大的传统马斯塔巴,只在建材的使用上突显特色,即弃用传统的制泥砖,改用大型的切割石材。然而,这座陵寝在建筑过程中几次扩建,都未能让修建者感到满意。他为此苦恼了很久后,一个新的灵感在他脑海中闪现出来:为什么不以历经扩建的马斯塔巴为核心,延展修建出地基面积为411英尺x 358英尺的宏大地上建筑呢?

金字塔建造想象图

伊姆荷太普是如何修建这座萨卡拉金字塔的,因为缺乏文献记载,我们已不得而知。历史学家们有几种猜想:一种是用一个巨大的杠杆,一端用绳子绑住石块,另一端通过人力将石块吊往上方,然后将石块逐步往上堆砌;另一种推测是,用土堆成斜坡,利用木质滚轴将石块拉上去,土堆则环绕金字塔螺旋上升;还有大胆猜测,古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的上层时,是把混凝土灌入高处的模子内,而不是把巨石拖运到高处。

无论是依靠哪种方式,最终他成功把陵墓修成了高204英尺,带有五级斜坡延伸至顶端的建筑。因此,第一座金字塔并非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纯几何样式,而是一座按照传统的墓葬形式马斯塔巴改良而成的阶梯式金字塔。左赛尔法老也并未安葬在里面,这座金字塔最终成了他的纪念碑。

萨卡拉不仅具有功能性,还有象征性。它在形状上似乎刻意迎合了某种结构或形式图案:从埃及人的意识角度上看,这种结构暗示着法老每天都能够通过阶梯直上天堂,到达当时埃及的主神阿蒙(Amon-Ra)太阳神的居所。

但到后来,人们意识到:角锥体造型的陵墓能象征刺向青天的太阳光芒,表示人们对太阳神的无限崇拜,又开始刮起了修建角锥体金字塔的流行,并逐渐定形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金字塔模样……

著名的胡夫金字塔

金字塔身上凝结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古埃及人在天文学和几何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是古埃及建筑艺术的顶峰。

左塞尔法老之后,埃及的历任法老纷纷效仿他,在古埃及掀起了一股营造金字塔之风,举世闻名的胡夫金字塔就修建于这个时期,因此,古王国时期又被称为金字塔时代;

由于当时埃及国力强盛,这股兴建金字塔的风潮,甚至刮到了周边地区,苏丹境内的努比亚地区,就有220座类似于金字塔的产物。

努比亚金字塔

此外,作为埃及文明史上最为辉煌的成就,金字塔独特的建筑设计、美学风格对建筑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文明使用Pyramid作为锥体建筑的专有名词已有两千年,几何学上此字就是指锥体;

巴黎卢浮宫就是金字塔造型

随着建筑技术的演进,达到轻质化、可塑化、良好的空气调节与采光,一些现代建筑师从几何学选取元素,在世界各地建造出了各种现代金字塔式的建筑,如巴黎著名的卢浮宫金字塔、作为旧金山地标之一的泛美金字塔等。

虽然金字塔在第六王朝以后已无人修建,但如今金字塔建筑艺术却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当地特色的一景。

阅读数 4.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