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篡位:隋朝的终结
前因:杨侗登基;后果:1.隋朝灭亡,2.杨侗被杀。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杨侗登基:618年,王世充拥立隋炀帝的孙子、越王杨侗为帝

公元619年(隋皇泰二年),隋朝郑王王世充逼隋恭帝退位,自立称帝,国号为郑。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王世充的时间地图

当时,陈国公段达拿着一些王世充伪造的符命去劝隋恭帝禅位。隋恭帝不甘就这么被废,还想再挣扎一番,于是放出狠话,说隋朝气数还没尽,如果想改朝换代,就别来禅让那一套。

但这只是一个15岁孩子最后的倔强。回头,隋恭帝就去找老妈偷着抹眼泪去了。

影视剧中的隋恭帝杨侗(被称为隋恭帝的有两人,另一个是李渊拥立的杨侑)

王世充像哄小孩一样,又派人去劝隋恭帝,说是现在天下未定,需要一个年长一点的君主,等平定天下后再让他复位。

隋恭帝无奈,只好答应禅位于王世充,王世充登上了梦寐已久的皇帝宝座。

王世充能登上大宝,主要靠两个本事,一个是擅长打仗,一个是擅长揣摩圣意。

王世充出生于官宦之家,早年因为战功而得到升迁,官至兵部员外郎。

隋炀帝时,他被提拔为江都(今江苏扬州)丞,兼任江都宫监,因此得以亲近隋炀帝。隋炀帝经常巡视江都,王世充就察言观色,投其所好,上朝谈论政事专说隋炀帝爱听的话,还制作一些玉石雕刻和风景彩画献给隋炀帝,谎称是来自异域的奇珍异宝,因此受到了隋炀帝的宠信。

但王世充不甘心做一个宠臣。他看到隋朝政局混乱,就暗地里结交各路豪杰,广泛收买人心,一些犯罪坐牢的人,他都设法救出来,以扩大自己在黑道上的声望。待天下大乱时,干一番事业。

613年(大业九年),楚国公杨玄感起兵反隋,王世充等待的机会来了。

当时,江都附近有三支起义军响应杨玄感反隋,隋炀帝派大将吐万绪鱼俱罗去镇压。这两位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暂时就控制了局面,但是因为隋军连年征战,将士劳累,两位老将请求休兵一段时间。结果有人诬陷他们有不臣之心,于是隋炀帝撤了他俩的职,改由王世充领兵。

王世充在淮南征募了几万新兵,这批淮南兵就是王世充后来起家的资本。他领着这帮生力军攻打各路起义军,连战连捷,很快就平定了起义军。隋炀帝因此更加宠信他。

影视剧中的隋炀帝

一次,隋炀帝巡游北方,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人围住。王世充闻讯后,带领江都全部人马赶往雁门救驾。他在队伍里蓬头垢面,哭得特别夸张。为了赶路,白天晚上都不脱铠甲,躺在草上睡觉。隋炀帝听说这些后,认为王世充是个难得的忠臣,脱险后不久,就升王世充为江都通判。

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瓦岗军打到了东都洛阳。隋炀帝调全国之兵救援洛阳,王世充也率领2万人前去支援。意外的是,这次军事行动的总指挥右御卫大将军薛世雄在行军中途被河北起义军窦建德所杀,于是隋炀帝让王世充继任为援洛大军的总指挥。

王世充在洛阳与瓦岗军大战,双方互有胜败。仗还没打完,第二年身在江都的隋炀帝就被右屯卫将军宇文化及杀害。王世充闻讯后,和段达等人一同拥护越王杨侗为新君。算王世充和段达在内,一共有7个辅政大臣,被称为“七贵”。

“七贵”并不同心,起初是以内史令元文都为首的六贵联合起来对付王世充。因为王世充手握兵权,对皇帝和他们的威胁最大,所以六贵和隋恭帝站在同一条船上,一起拉拢瓦岗军李密来对付王世充。他们给李密开出条件,只要他消灭掉大逆不道的宇文化及,就让他进朝辅政。

杀了隋炀帝的宇文化及正在向西往关中方向靠近,正要经过李密的地盘,李密不想腹背受敌,就与王世充停战,接受了隋恭帝的册封,受封为太尉、魏国公。

王世充觉得和六贵联手的李密,对自己威胁颇大,于是就在下属们说,以前打仗大家都杀过李密的父兄子弟,如果李密掌权,一定会报复。手下们听了这话后,都极为惊恐,准备下手对付李密和六贵。

六贵中的元文都听说后,决定对王世充采取行动。他和六贵其他成员策划暗杀王世充,结果段达因为胆小,怕事不成就派人把消息泄露给了王世充。王世充立即派人杀了元文都等人,七贵只剩下王世充和告密的段达。

影视剧中的王世充

后来王世充又趁李密军队疲惫时发动攻击,李密战败逃跑,从此之后,王世充独揽大权。

之后,王世充便逼隋恭帝退位,自立称帝。

后果

隋朝灭亡:公元619年,王世充逼隋恭帝退位,隋朝灭亡。

杨侗被杀:公元619年,王世充篡位成功后,一些隋朝旧臣曾密谋除掉王世充,结果事情败露,参与者都被杀。王世充觉得只要隋恭帝杨侗还活着就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于是派人杀了隋恭帝。

结论:王世充篡位称帝后,隋朝正式灭亡,他建立的郑国和李渊建立的唐国、窦建德建立的大夏国,在北方和中原一带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阅读数 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