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战争不是神话
前因:铁勒犯唐;后果:契苾何力平定铁勒。

文/全历史 蓑笠寒江雪

前因

铁勒:公元661年(唐龙朔元年),一向与唐交好的回纥(铁勒之一)首领婆闰去世,新的回纥首领比粟毒转而与唐为敌,带领其他铁勒部族进犯唐朝边境。

公元662年(唐龙朔二年),唐高宗李治命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征讨那里的铁勒各部。

查看完整时间地图

薛仁贵的时间地图

唐军赶到天山后,铁勒十几万人来迎战。铁勒派出几十个勇士骑着马来到唐军阵前发起挑战,薛仁贵弯弓搭箭,射出三箭,射死三人,三根箭一根也没浪费。剩下的铁勒勇士吓得跪下来投降,唐军趁势掩杀,大败铁勒。

薛仁贵是什么人?他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三箭决定一场战争的输赢呢?

薛仁贵是南北朝名将薛安都的后人,父亲在郡上做过赞治(州府长官的行政助理),但是去世得早,所以薛仁贵家境贫寒,只能以种田为生。不过薛仁贵有一个特别欣赏自己的老婆。当时正赶上唐太宗征辽东,老婆认为丈夫很有才干,应该到战场上建功立业。薛仁贵于是应征入伍,开始了军旅生活。

薛仁贵上了辽东战场后,很快就因为勇猛出了名。一次,唐军郎将刘君邛被高句丽军团团包围,无法脱身。在危急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杀进高句丽军中,斩下一个将领的人头挂在了马上。高句丽士兵吓得连忙撤退,刘君邛因此得救。

不久之后,唐军与25万高句丽军在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一带对阵,唐太宗令唐军分头进攻。只见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枪戟,腰挎双弓,一边冲杀一边大喊,所向无敌。高句丽军望风披靡,唐军趁势大举进攻,斩杀2万多敌军。战后唐太宗特意召见作战勇猛的薛仁贵,把他从普通士兵升为游击将军。

影视剧中的薛仁贵

唐军从辽东退军后,唐太宗还不忘夸赞薛仁贵,说得到你这样的猛将比得到辽东还高兴。于是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

后来到了高宗一朝,薛仁贵又多次随大军征辽东,并多次立功。高宗拜他为左武卫将军。

公元661年(唐龙朔元年),回纥首领婆闰去世,新首领比粟毒带领其他铁勒部进犯唐朝边境。唐高宗不想因为西部边患问题而影响征高句丽,于是派出三路大军讨伐铁勒,最重要的一路由郑仁泰担任主将,薛仁贵担任副将,其他两路为策应。郑仁泰是作战经验丰富的三朝老臣,薛仁贵的英勇也是出了名的,让他俩去高宗才放心。

临行前高宗特意宴请薛仁贵,故意试他的射箭的能力,派人安置5层铠甲让他射,结果薛仁贵射出的箭穿5层铠甲而过。高宗对薛仁贵的勇武有力感到震惊,当即奖赏他一副上好的铠甲。

等唐军到达了天山时,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不过事情并没有因为这精彩的一幕而结束。唐军大败铁勒后,有相当一部分部众投降,结果薛仁贵担心他们再反叛,全给坑杀了,只活擒三个叶护。主将郑仁泰率领1万多骑兵轻装追敌,结果太过深入,没追上敌人不说粮食还吃没了,最后不得不吃马,马吃没了就吃人,回到军营时只剩下几百人。

薛仁贵率唐军与铁勒军大战

薛仁贵和部下们还擅自把抓来的铁勒族女人作妾,据说还接受过贿赂,私放了一部分铁勒人,所以后来有官员弹劾他和郑仁泰。唐高宗觉得他二人功过相抵,就没追究。

唐军杀降卒的行为令铁勒各部惴惴不安,高宗为了稳定局面,不得不任命铁勒贵族出身的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前去安抚。契苾何力带少数人进入大漠,处决了一批叶护、特勒,并表示与其他铁勒部众无关,铁勒部这才安定下来。

后果

契苾何力平定铁勒:公元662年(龙朔二年),唐高宗任命契苾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前往安抚铁勒部众。契苾何力挑选五百名精锐骑兵,亲自率领进入铁勒各部之中,晓谕告诫他们,并诛杀叶护、特勒(突厥、回纥等族的官职名,叶护地位仅次于可汗,特勒低于叶护)等二百人,因此铁勒其余部众得以安定。

结论: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确实对铁勒各部有震慑作用。但是杀降卒等令人不齿的行为也使唐军的名声受损,高宗施加安抚政策才在一定程度上挽回局面。唐朝西方边境的矛盾冲突得以平息,因此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高句丽,最终征服高句丽。

阅读数 4.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