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
前因:安史之乱;后果:李辅国专权。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安史之乱

755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了叛乱,使唐朝由盛转衰。

756年,因平叛“安史之乱”有功,李亨在宦官李辅国的建议下,即位称帝,取代了唐玄宗,继位成为唐肃宗。

同时,唐玄宗被唐肃宗尊为太上皇。他已没有了开元年间的风光,被儿子唐肃宗晾在了一边,晚年孤苦无依,还备受欺侮。

那么,唐玄宗为何会被唐肃宗如此对待呢?

此前,唐玄宗为巩固皇位,一直在打压太子李亨,导致父子二人多有嫌隙。

746年,节度使皇甫惟明从驻地来到长安,向唐玄宗进献战利品,同时和太子李亨多有来往。

当时,宰相李林甫专权,还与太子李亨不和。节度使皇甫惟明就向唐玄宗建议,应当把李林甫撤职。这个事情让李林甫知道了,就设计陷害太子李亨,说节度使皇甫惟明心怀不轨,想拥立太子为帝。

唐玄宗像

唐玄宗听说了,不分青红皂白,马上命人审讯。最后太子有惊无险,却被玄宗逼着休了受牵连的太子妃。

同年,太子妃杜良娣之父,被女婿告了一状。翁婿二人素来不和,女婿就诬陷岳父,说他和太子往来,意欲不轨。太子又被卷入了是非中,李林甫赶紧抓住机会,命人审讯此案。太子李亨险些被废,杜良娣全家流徙远方。

后来,李林甫死了,杨国忠又和太子做对,唐玄宗几乎从不出面阻拦,反倒希望他们能牵制太子,防止太子羽翼丰满。

李亨一直在唐玄宗的打压下,憋屈谨慎地存活。 直到“安史之乱”,他才得以翻身。

756年,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太子李亨等出逃到了马嵬坡。士兵们因劳累不满,逼着唐玄宗杀了杨国忠和杨玉环。

无奈下,唐玄宗准备再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却准备另起炉灶。父子二人,本就貌合神离,唐玄宗再没有力量限制李亨,李亨就分兵去了灵武。

756年,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登基为帝,是为唐肃宗。当天,他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唐玄宗报告这个消息。唐玄宗就这样,正式被儿子架空了,成为了太上皇。

戏曲中的高力士

那么,唐玄宗成为太上皇以后,有哪些遭遇呢?

这时的唐玄宗,没有实力再过问政事,身边只有高力士,外加妹妹玉真公主和旧时的宫女,日子过得十分凄凉。

此外,宦官李辅国还从中作梗,使唐玄宗的处境更为恶化。

李辅国在拥戴肃宗即位时,出了不少的力,因此得到了肃宗的信

任。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势,李辅国就在肃宗面前拼命表现。他知道唐肃宗怕唐玄宗复位,因此对唐玄宗步步紧逼。

李辅国曾给唐肃宗进谗言,说太上皇、高力士在兴庆宫,经常和外人联系,可能对陛下不利。

有一天,唐玄宗出门,到了勤政楼。楼下的市民和行人,见到了唐玄宗,都流着欢喜的眼泪,高呼万岁。

李辅国抓着此事不放,硬诬陷说这是高力士的阴谋。他随即矫诏,擅自把唐玄宗迁到别处。迁居时,唐玄宗的身边,只给配了二三十个老弱者。途中,李辅国带着执刀的卫士,他们都摆出气势汹汹的架势,拦住了唐玄宗。唐玄宗看到这种情形,被吓得胆战心惊,险些从马上跌下来。

这时,高力士挺身而出,来到李辅国面前说:"太上皇是五十年的太平天子,李辅国你也是老臣了,不应该这样无礼,你给我下马。"李辅国赶紧下了马。

影视剧中的唐肃宗

高力士宣布了唐玄宗的旨意,说将士们应该忠于职守。于是李辅国命令士兵把刀放回刀鞘内,齐声喊,太上皇万福,纷纷向唐玄宗叩拜。高力士让李辅国牵马,李辅国赶紧照办,还和士兵们护送唐玄宗到了西内。唐玄宗哭着拉住了高力士的手说:“多亏你呀!否则,我早就成刀下鬼了。”

过后,唐肃宗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不仅没有责怪李辅国,反倒安慰了他几句。

没几天,高力士就被扣上了“潜通逆党”的罪名,遭到了流放。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出居玉真观,离开了玄宗。唐玄宗身边的亲信,一个个被陆续清理了出去。

这时,太上皇唐玄宗只身一人,孤苦无依。唐肃宗又选了后宫百余人,到太上皇那伺候。李隆基此后越来越忧郁,于762年驾崩。

后果

李辅国专权

762年,唐肃宗去世,唐代宗李豫登基为帝。李辅国很骄横,不把唐代宗放在眼里,把持朝政。

结论:唐玄宗被尊为太上皇,说明了唐朝权力由唐玄宗转换到了唐肃宗的手里。从此,李辅国等宦官日益强势,为唐朝宦官乱政埋下隐患。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