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练习曲一座伟大的里程碑:《二十四首练习曲》
肖邦练习曲对肖邦同时代及后世作曲家的创作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可谓是钢琴练习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肖邦的练习曲每一首都是钢琴练习曲宝库中的精品。他一共创作了27首练习曲,其中24首分成了两集,每集12首,编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作品10号作于1829年—1832年,作品25号作于1832年—1836年。另外还出版了一卷没标明作品号的练习曲,起名为《三首新练习曲》。

肖邦3D还原图,Hadi Karimi

19世纪中叶,随着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席卷欧洲,自由、个性、思想情感的表达成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主题,加之对钢琴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车尔尼式的练习曲了。于是,作曲家们开始转变方向,开始出现技术训练与艺术构思相结合的练习曲,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

肖邦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的练习曲不同于前人所作,没有机械的技巧练习和枯燥、平庸的缺点。它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还拥有丰富的音乐语言。

他的练习曲也同时受到巴赫等前人的影响,作品秉承了巴赫以及莫扎特古典主义音乐中严谨的结构、构思、指法安排、奏法等传统,是真正的艺术品。鲁宾斯坦齐夫拉等人的录音版本能充分体现肖邦练习曲中所蕴涵的强烈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肖邦纪念碑,瓦津基公园,华沙

肖邦的练习曲有着思想性、歌唱性。肖邦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作曲家。在肖邦生活的年代,整个国家处在一个紧张、硝烟弥漫的氛围内。他对祖国的热爱决定了他音乐创作的方向,祖国波兰的命运也直接影响他的音乐作品。

他的所有创作,包括肖邦练习曲都饱含着浓烈的民族情感。在24首肖邦练习曲中,有多首都具有爱国主义特性,比如《离别》《革命》等。

《革命》练习曲(Op.10 No.12),是肖邦在1830年带着震惊和愤慨的心情写下的。当时他在维也纳演出后,动身前往巴黎途经德国斯图加特,结果听到了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

练习曲一开始就进入情绪爆发的主题,左手快速跑动倾泻而下,十六分音符从高处瞬间落入低处,使整个曲子瞬间沸腾。整首曲子左手的跑动贯穿至尾,如狂风暴雨般发泄着心中的不满和愤恨,把爱国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革命》练习曲.mp3
00:00 02:39

《冬风》练习曲(Op.25 No.11)一直被人们称之为“冬天的旋风”,肖邦在曲中描绘了一幅革命失败的悲剧画面。开始四小节引子,就像是召换人们的号角声,接着是一段带“圣咏”性质的庄严乐段。在旋风式的华彩之后,又突然出现了一段刚毅威严的进行曲。

作品主题给人们极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作曲家的革命意识和反抗压迫的心愿。彪罗对此曲评价:“此曲在你能想象的范围内展现着最丰富的音。”

《冬风》练习曲.mp3
00:00 03:32

人们常常把肖邦的练习曲,说成是钢琴音乐史上的一种“革命”。他的练习曲结合了音乐的实质和技术上的挑战,将音乐形式从纯粹的功利主义练习提升为伟大的艺术杰作。这一创新在练习曲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作品也将永远陪伴后世一代代琴童。

瓦伦提娜演奏肖邦《24首练习曲》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