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郭威黄袍加身;后果:高平之战。
文/全历史 拓跋云
前因
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后,对郭威猜忌,趁郭威在外时将全家屠杀。郭威发动兵变,隐帝死于乱军之中,郭威上演“黄袍加身”戏码,951年建立后周。
公元951年,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即位。他继续使用后汉的国号,史称北汉。
其实,刘崇在此之前,仍在做着可以在太原城中当太上皇的美梦。因为郭威打算立他的儿子刘赟做皇帝。刘崇更愿意做啥事儿不用操心的太上皇。
但这事儿靠谱吗?不靠谱。
郭威是谁?后汉权臣,野心勃勃。而且,他和刘崇的关系并不友好,刘崇看郭威能耐大,功劳多,没少妒忌。
郭威因被皇帝猜忌,全家被杀,才发动的兵变,杀死了当时的皇上隐帝刘承祐,也就是刘崇亲哥哥的儿子。然后为了平息众怒,做缓兵之计,才对刘崇说要立他的儿子。
刘旻的族谱
在五代十国这个兵荒马乱,每天都有谋朝篡位的年代,这种事根本就不能相信。
可是刘崇就信了。
事实上当刘崇听说郭威在邺城起兵,并在950年11月杀掉隐帝刘承佑时,他的确表现的非常愤怒,称后汉是我刘家的,怎么能让郭雀儿(郭威的小名)夺去。
可当刘崇听说郭威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帝时,他竟然大喜,并开始幻想自己当太上皇的日子,甚至夸郭威,称郭威到底还有点人味儿。
所以该如何理解刘崇这个人呢?只能说,他并没太多本事,最后能够建立北汉,完全靠他的哥哥。
据说,刘崇和其他五代十国的开国帝王一样,都有着偷盗赌博的毛病。本想着靠着赌博发家致富,结果由于技艺不精,做了赔本的买卖。
没法子,刘崇只能跟着哥哥,也就是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当兵混口饭吃。
他哥刘知远和后晋高祖石敬瑭同在唐明宗李嗣源麾下做事情。在德胜之战中,刘知远救过石敬瑭一命。石敬瑭之后称帝建立后晋,刘知远也获得封赏,守河东重镇,成为一方节度使。刘崇自然依附着这层关系,特例被提拔为都指挥使。这一年是公元941年。

河东节度使控制的区位十分险要,龙兴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刘崇是895年生人,因此有人说,刘崇这个年过不惑之人,当了半辈子的兵,一直没混出个模样,最终只能靠哥哥的关系才获得提拔。
后来,刘知远建立后汉,刘崇成为河东节度使。
如果说刘崇不是明白人,没有能力,那他身边有没有明白人?
有的。他手下的太原府少尹李骧看出了郭威的想法,认为郭威立刘崇儿子仅仅是缓兵之计,因为刘崇占据的河东之地对于中原的郭威的威胁太大了,郭威必须稳住刘崇才可做下一步打算。
在李骧看来,郭威为当世枭雄,不得不防。李骧建议可以先夺取孟津渡口,再看中原情形而定。如果郭威遵守承诺,再收兵也不迟。

孟津与黄河、洛阳的相对位置
怎知刘崇并非这样想,他担心的是自己儿子的安危,怕自己的举动激怒郭威。于是大骂李骧,称李骧有害自己儿子的心思。
李骧无奈,仰天大哭,称自己为何与如此愚笨的人共事,要刘崇杀死自己。
刘崇成全了李骧,于是李骧夫妇被刘崇斩于太原街头。
为了让刘崇更加深信不疑,郭威还称自己脸上有刺青,形象不雅,天下肯定不会有脸上带刺青的皇帝。
于是,刘崇就这样相信着,一直到自己的儿子被杀,他的美梦才破碎。
后果
北汉建立后,担心实力强大的后周的征伐,便联合辽国南下,打算趁柴荣继位后不久,后周内部不稳定之际,打击后周。柴荣决定亲自领兵抵抗,遂爆发高平之战。
结论:梦碎后,刘崇与郭威也彻底撕破了脸皮。刘崇建立北汉,郭威建立后周,战火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