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朱温击败黄巢余党秦宗权、藩镇将领朱瑄与朱瑾;后果:朱温代唐自立,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前因:
朱温击败黄巢余党秦宗权、藩镇将领朱瑄与朱瑾。
公元903年,宣武节度使朱温迎唐昭宗回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操弄政权,成为当时势力最大的藩镇首领。
两年前,唐昭宗想要斩杀乱政的宦官,结果被宦官韩全诲先发制人,捉了起来,并被带往陜西凤翔。韩全诲挟昭宗投靠了凤翔节度使李茂贞。

后梁太祖朱温画像
宰相崔胤闻讯后,紧急请朱温解救,朱温率兵来到凤翔,与李茂贞开战。
朱温实力强盛,将李茂贞围困在凤翔长达两年,导致凤翔兵尽粮绝。李茂贞忍无可忍,斩杀了韩全诲,向朱温投降,请求朱温退兵。朱温答允,迎出唐昭宗,并护送其回到长安。
到了长安,朱温担心宦官乱政之事会重新上演,危及他的利益。于是,闯入宫中,斩杀了数百名宦官,并借唐昭宗的旨意,废了宦官掌控的神策军。
不仅如此,朱温还想将德王李裕除掉。李裕是唐昭宗被劫持前,受宦官拥戴而立的傀儡皇帝,唐昭宗被迎回后,李裕复为德王。
虽然李裕已不再坐拥皇位,朱温始终觉得李裕是个后患,打算把他除掉。
昭宗知道后,严词拒绝,他一向疼爱李裕,觉得李裕年幼,即位非出于自愿,而是受人胁迫,因此,他请朱温放过李裕,不要把李裕杀掉。宰相崔胤作为唐昭宗的心腹,自然是支持唐昭宗的,更何况自己也心有不忍,不想杀害年幼的李裕,因此,崔胤也拒绝听从朱温的命令。
朱温于是作罢,放过了李裕,并且安排好宫中的一切,回到了汴州(今河南开封)。
后来,宰相崔胤认为朱温权势过大,趁着朱温回到汴州,说服唐昭宗摆脱朱温的控制,并助唐昭宗暗中招募士兵,整顿军备,想趁机攻打朱温。
朱温知道后,十分气愤,命儿子朱友谅在长安斩杀了崔胤与其党羽,唐昭宗也不敢再与朱温作对。随后,朱温认为,唐昭宗已不好控制,留唐昭宗的性命,只是给自己添加麻烦,因此朱温决定把唐昭宗也除掉。他先是强迫唐昭宗迁到洛阳居住,再等待机会暗杀唐昭宗。
唐昭宗的族谱
唐昭宗前往洛阳的途中,在车马上看着两旁高呼万岁的人民,说道:“不要再喊我万岁,我已经不是天下之主。”又对自己的随从说,我今天竟然沦落到连个家都没有。讽刺的是,唐昭宗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以为身边的随从还是自己在宫中的亲信,其实朱温早已将唐昭宗的亲信斩杀,队伍前前后后,都是朱温派来的士兵,监督唐昭宗前往洛阳,唐昭宗也因太过伤心,根本没看出身旁的人早已被汰换。
后来,朱温派兵暗杀在洛阳寝宫的唐昭宗。当杀手冲入寝宫时,唐昭宗还在睡梦中,虽然他惊醒后奋力奔逃,最终还是被追兵斩杀。唐昭宗一死,朱温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前来洛阳哀悼,声称自己没有想到唐昭宗会被杀,表现得极为自责。没过多久,朱温改立唐昭宗幼子李祚为帝,是为唐哀宗。
朱温之所以一开始要救唐昭宗,一方面他自己也想除掉李茂贞,一方面他自己也想要号令天下,主导朝政。所以,他先以解救唐昭宗为理由,出兵攻打李茂贞,救回唐昭宗。再趁机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机颠覆唐朝王室,把权力夺了过来,篡唐自立。
后果:
朱温代唐自立,唐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结论:朱温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得唐朝末年长期专权的宦官势力,受到了最彻底的打击,唐朝政权也自此迎接尾声,随后朱温篡唐自立,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