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平定秦宗权之乱
前因:黄巢起义 唐末黄巢起兵反唐,迫使唐僖宗出逃,最后,唐将李克用、朱温平息了黄巢起义。后果:唐将朱温与节度史朱瑄、朱瑾反目成仇,起兵攻打朱瑄与朱瑾,最后朱温获胜。

前因

黄巢起义:唐末黄巢起兵反唐,迫使唐僖宗出逃,最后,唐将李克用、朱温平息了黄巢起义。

起兵前,朱温做了两步准备。

公元887年,唐末名将朱温率领宣武军扫荡黄巢余党,与叛军将领秦宗权在汴州对战(今河南省开封市)。

起兵前,朱温做了两步准备。

查看完整族谱
秦宗权的族谱

一是趁河北境内的义成军出现内斗,爆发兵变时,趁机率兵攻入,收服义成军,扩充了兵力。二是,朱温向节度使朱瑄与朱瑾求援,请他们协助作战。两人平时就与朱温交好,三人曾经拜过把子。接到求援后,他们分别派兵驻守在静戎镇(今河北境内)和封禅寺(今河南洛阳),以协助朱温。

朱温做好准备之后,首先与秦宗权部属孙儒对战。孙儒是秦宗权底下最强的将领,在袭卷郑州、河阳后,又想攻取朱温的地盘,两方兵临胙城(今河南延津)城下。朱温不想在此时与孙儒硬碰硬,于是在城外显要之处,树立许多旗鼓,制造大兵压境的假象,孙儒见了,不敢进犯,便下令退军。

随后,秦宗权领十五万精兵来到宣武军的总部汴州,朱温便号召嫡系宣武军,联合义成军及朱瑄、朱瑾的军队,与秦宗权开战。

一开始,朱温表现得不慌不忙,命人在城内大摆宴席,敲锣打鼓,自己一边部署军队,一边派人联系朱瑄与朱瑾,告诉他们,待自己一声令下,将士们就要不顾一切冲出城,攻向城外的秦宗权军营。

另一边,城外秦宗权军队听到城内传出的欢声笑语,感到诧异,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秦宗权。秦宗权知道后,哈哈大笑,认为朱温是畏惧了自己,已经放弃作战,只是想多快活几日。因此,秦宗权决定停止进军,等到城内将士不再寻欢作乐,再攻入生擒朱温。

就在秦宗权松懈时,忽然有一士兵来报,说军营已被朱温、朱瑄与朱瑾三方军队攻陷,请秦宗权想想办法。秦宗权这才发现自己中了朱温的计,赶紧撤退到蔡州。朱温进而追击,但是蔡州固若金汤,一直无法攻破,于是朱温暂时退兵,等待机会再次出击。

后梁太祖朱温

秦宗权兵败退到蔡州之后,接连被部将背叛。

秦宗权命弟弟秦宗横带兵前来支援,秦宗衡接令后,也命部将孙儒回蔡州。孙儒认为,以目前朱温的兵力,秦宗衡胜算不大,因此孙儒一直不肯领命。后来,秦宗衡不断催促孙儒,孙儒一气之下,在酒宴上挥刀杀死了秦宗衡,自此背叛秦宗权。

秦宗权等不到秦宗衡的支援,只得独自奋力抵抗朱温的进攻。底下的部将申丛不服秦宗权的指挥,突然发起兵变,将秦宗权抓了起来,另一部将郭璠又与申丛内斗,杀了申丛。久战过后,甚感疲惫的郭璠决定归降,于是把秦宗权押解到汴州,献给了朱温。

秦宗权原是唐代将领,奉旨平定黄巢之乱,被黄巢打败后投降,协助黄巢攻城掠地。朱温原是一名无赖,追随黄巢起义,在一次兵败之后,归降,成为唐朝将领,于是反过来帮助朝廷平定黄巢之乱。

阴差阳错之间,两人的立场掉转了过来,剿匪者成了被剿的,被剿的匪反成了剿匪的官军将领。

此外,唐昭宗即位时,原是命令朱温与武宁节度使时溥一同领兵讨伐秦宗权。可是朱温不想时溥合作,原因在于当初平定黄巢之乱时,时溥曾砍下黄巢外甥林言的头颅,献给朝廷,论功行赏时,时溥所获赏赐多于朱温。朱温不服,与他争功,两人自此互生嫌隙。因此,朱温拒绝与时溥合作,全程靠他自己部署军队,赢得战争的胜利。

朱温把秦宗权送往长安的时候,秦宗权想要保命,所以向监斩官孙揆大喊:难道您觉得我是一个会造反的人吗?我其实心向朝廷,只是你们没有一个人看出来而已。秦宗权喊完,围观的人放声大笑,秦宗权就这样被处斩,他的妻子也无法保住性命,同样被斩首。

后果:

唐将朱温与节度使朱瑄、朱瑾反目成仇,起兵攻打朱瑄与朱瑾,最后朱温获胜。

公元887年,唐末名将朱温率领宣武军扫荡黄巢余党,与叛军将领秦宗权在汴州对战(今河南省开封市)。

结论:此次战役,让唐朝政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朝廷自此再也无力阻止藩镇割据的现象,任由朱温坐大,斩杀其他节度使,最后篡唐,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

阅读数 1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