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费加罗的婚礼》把音乐性和戏剧性完美的结合,用重唱、咏叹调等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爱情喜剧故事,是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一部巅峰之作。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号K. 492,完成于1786年。这是一部四幕喜歌剧,由洛伦佐·达·彭特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这部歌剧主要讲述了阿玛维瓦伯爵家的男仆费加罗即将与美丽的女仆苏珊娜结婚,然而好色的阿玛维瓦伯爵对苏珊娜垂涎三尺,百般阻挠二人的婚事,最终聪明的费加罗大获全胜,顺利与苏珊娜举行了婚礼的故事。

1786年的《费加罗的婚礼》脚本
序曲部分采用了奏鸣曲的曲式,在音乐开始的时候,旋律就直奔主题,表现费加罗和苏珊娜想完成婚礼的急迫的心情。音乐情绪充满力量,为整部歌剧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后来的副主题中营造了紧张不安的情绪,也为后来举办婚礼前的种种波折埋下了伏笔。
第一幕发生在伯爵府的房间里,主要介绍了故事中的几个人物及其情节发展线。除了费加罗、苏珊娜和百般阻挠二人婚礼的阿玛维瓦伯爵三人的主故事线外,剧中还讲述了两个副线:巴尔托洛医生想帮助喜欢费加罗的老管家马尔切琳娜,阻止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在卑鄙小人巴西利奥的推波助澜下,四处留情的男仆凯鲁比诺即将被伯爵开除了。

在介绍各个人物和线索的时候,莫扎特采用了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调加以描述,使剧中的人物呼之欲出。比如这一幕中费加罗的一段咏叹调“亲爱的伯爵,如果你想跳舞”,男主人公语气坚决,表达了自己追求爱情的决心。
选段“亲爱的伯爵,如果你想跳舞”
加辛顿歌剧团
第二幕是整部剧的核心情节,发生在伯爵夫人的房间里。伯爵夫人罗西娜和男女主人公商量计谋,希望能挽回伯爵和夫人的感情,而这时巴尔托洛医生、老管家马尔切琳娜和音乐教师巴西利奥进入了房间,宣称由于费加罗没有还钱,他必须履行约定和马尔切琳娜结婚。
这一幕中,有段非常经典的咏叹调,是由配角凯鲁比诺演唱的,表达了对爱情的困惑和迷惘:
选段“你们可知道什么是爱情”
加辛顿歌剧团
第三幕,发生在伯爵家的客厅里。故事的一边,伯爵夫人和苏珊娜在按照之前的计策实施着;另一边,老管家马尔切琳娜和巴尔托洛医生让法官做公证,希望她与费加罗结婚,不料却发现了个震惊的事实:费加罗是马尔切琳娜和巴尔托洛的亲生儿子,最后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喜极而泣。

19世纪早期的布景
画面里为第三幕的伯爵和苏珊娜
第四幕的故事发生在伯爵城堡中的花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施计成功,让伯爵惭愧并且威信全失,因为他错把夫人当作了苏珊娜,对着假扮苏珊娜的夫人谈情说爱。最终,伯爵同意了苏珊娜和费加罗的婚礼,歌剧在欢乐的合唱中结束了。
这部作品利用大量重唱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不同人物心理,并参与着情节的发展。不管是对立感情状态的并列交织,还是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重唱都将这些叙述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
此外,这部歌剧运用了不同人物的咏叹调,突出表现了各个人物特征,推动了情节发展,音乐中的戏剧性十足。
这两种音乐表现手法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使整部歌剧具有生动的音乐叙述性。

总而言之,《费加罗的婚礼》把音乐性和戏剧性完美的结合,用重唱、咏叹调等多样的音乐表现手法,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爱情喜剧故事,是莫扎特歌剧创作中的一部巅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