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伦改革:雅典民主改革的第一棒
前因:提秀斯改革;后果:庇西特拉图改革

前因:

提秀斯改革

公元前594年,在雅典城邦内正在举行一项隆重的仪式,在人们的掌声和见证下,44岁的梭伦当选为雅典的首席执政官。

梭伦是雅典的贵族出身,中产家庭,父亲很有钱,在当时算是一个“富二代”吧。年轻时候的梭伦,经营贸易,也经常在海外闯荡,有着丰富的阅历和知识,他写过很多诗篇,也参加过战斗,立下过军功。能文能武的梭伦,就是当时人们的偶像。才华横溢的梭伦也成为了贵族阶级的关注对象。

当时的雅典社会,贵族与平民是阶级对立的状态。贵族欺负平民,平民也讨厌贵族,甚至暗搓搓地准备武装起义。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得让提秀斯改革来背这个锅。提秀斯改革让雅典的贵族政治达到了巅峰,但是平民就遭殃了,我们在政治上被贵族压一头,在经济生活上还是被压迫,我们有那多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凭什么贵族能安稳享受着生活?这些悲惨的遭遇让平民开始痛恨贵族。

有些贵族意识到贵族与平民的阶级对立会成为阻碍,消除阶级对立是非常有必要的,谁能够完成这件事呢?这时候,梭伦就被注意到了,他也是贵族出身,又有才华,受欢迎,再加上他因为游历海外,没有加入到贵族或平民阵营中,就想把他纳入自己的阵营中。贵族们推选他成为首席执政官。

梭伦雕像

成为首席执政官的梭伦,目睹了贵族与平民的对立与冲突,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他痛恨贵族的顽劣,一方面他想阻止平民搞事情,但是又很同情平民的处境,怎么办呢?他思来想去,决定搞改革,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平民的问题。

一听梭伦搞改革,平民自然是双手赞成。贵族们原以为梭伦会和自己同一队伍,现在发现打错了算盘。如果不支持,平民就会闹事,贵族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财产也会“大出血”,如果同意梭伦改革,贵族还是要肉痛一下,但不会有生命危险。两害相较取其轻,雅典政权的贵族们同意梭伦进行改革。

我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梭伦当选执政官后,就开始磨刀霍霍他的改革大计。首先是法律的废除,他废除无力偿还债务人的人用身体偿还成为奴隶这样的法律,史称“解负令”。在此之前,雅典农民生活得很艰难,问财主借钱,如果换不清,农民的土地上就会竖立债务碑石,沦为奴隶,给财主做苦工的钱只能拿六分之一,这点钱可能都不够养活一家人。如今,“解负令”的颁布,让平民们能够摆脱这样的悲剧,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描写梭伦改革的画作

按照土地收入的多少来划分四个公民等级是梭伦的第二条改革措施。不看出身,不看地位,不看名声,只比较财产,收入高的公民,等级就高;收入低的公民,等级就低。对于有钱人来说,以前因为等级低,有钱也会受欺负,现在出的新举措,可是大好事。

设立新的政权机构是他的第三条举措。首先提及的是四百人会议,是的,你没看错,是实实在在的四百位公民参加会议。雅典当时有四个部落,这四百人会议啊,就从四个部落里挑选一百人参加。多亏了四百人会议,公民参政的积极性都提高了。陪审法庭是他新创立的机构,出现了陪审员。大家常常在电视剧上看到“陪审员”,“陪审团”,最早的陪审员就来自于此。

为了让雅典公民饿不死,梭伦也是操碎了心,专门制定了法规要求大家学习技术,有一技之长,还要求元老院检查各公民的谋生手段,惩罚那些不做事的人。既能促进雅典的工业发展,又能提高大家的生活质量,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了。

梭伦改革将雅典城邦带向了一条康庄大道,这条大道上有一场重要的接力赛,那就是雅典民主改革。梭伦作为第一棒,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答卷。在之后的阶段里,庇西特拉图从他手中拿过了接力棒,成为了下一次改革的中心人物。

后果:

庇西特拉图改革

结论:梭伦改革在解救人民疾苦,消除贵族特权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为雅典开通了一条民主政治的道路。

阅读数 8.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