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既胡闹又抓权,两手都很硬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权力忘不了。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1507年9月16日,明朝第11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cōng]出生了。他年号是嘉靖,后人一般叫他嘉靖皇帝嘉靖帝在位45年,时长仅次于他的孙子——万历皇帝(此处可a1563年9月4日的北京)。

统治早期,嘉靖帝很英明,对内整顿朝纲,对外抗击倭寇,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后期,他却迷上了道教,被后人戏称为“道士皇帝”。可是,他并没有因修仙信道而荒废朝政,大权从未旁落,还是有所作为的。

嘉靖帝的性格非常独特,在所有朝代中,都是罕见的。那么,他究竟与其他皇帝,有哪些不同呢?

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祖孙二人

首先,他是争名分的偏执狂。

嘉靖帝的前任是明武宗,武宗死后没留下儿子。首辅杨廷和援引“兄终弟及”的原则,在近支皇室里,挑了明武宗的堂弟——嘉靖帝即位。

然而,嘉靖帝却不太想当。因为当了皇帝,从宗法意义上,要认明孝宗(此处可a1470年7月30日的北京)为父亲。这样,他的亲爹——兴献王,只能被称为“皇叔考”。一下子,亲爹变成叔叔了。

他知道自己是外来户,斗不过杨廷和,就给另一位老臣毛澄送黄金,想赢得支持。可是,毛澄却敷衍他。

后来,年轻的投机官员张骢支持皇帝,甚至搬出了祖宗朱元璋(此处可a1368年1月23日的南京),说太祖有祖训,如果皇帝没有儿子,是可以兄终弟及的。

嘉靖帝乐坏了,说:“我们父子名分终于可以确认了!”他还计划,把亲妈冠以“皇太后”的名分接到京城。杨廷和坚决不同意,谁知嘉靖帝更固执,说如果不同意就不当皇帝了。最后,大臣们妥协了。

《大明王朝1566》中的嘉靖帝剧照

1524年,嘉靖帝又开始为父母争尊号,251个官员反对。嘉靖皇帝罢黜了反对的人,令86名四品以上官员停职待罪。最后,他硬是在父母的称号上加了个“皇”字。

这还没完。1538年,嘉靖帝追尊亲爹为“睿宗”;1548年,把亲爹神主供在太庙,还排在武宗前面。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礼议”(此处可a1528年6月17日的北京)。

其实,他的固执里,藏有更深的心机:他争名分,本质上是加强大家对皇位正统的认同。同时,借着“大礼议”清理旧势力,任用新人,完成了人事变革。

嘉靖皇帝坐船游玩

其次,他是求仙的道士皇帝。

嘉靖统治前期,国家安定,没有大的战乱,自然灾害。所以,嘉靖皇帝就用大量时间信道修仙,幻想着长生不老。

为了成仙,他要“吸风饮露”,让宫女们凌晨就去御花园采露水,累倒一大批,此外,还用宫女的经血炼丹,为了保持洁净,不给她们饭吃,只喂桑叶,宫中多有饿死者。

1542年,忍无可忍的宫女们趁嘉靖帝睡着要勒死他,因为绳子的结打错了,才让他逃脱。

这事过后,嘉靖帝算捡了条命,他不仅不吸取教训,反而觉得是神仙保佑他。后来,干脆搬到北京西苑自己单住,专心修道炼丹,20多年不上朝。

别看嘉靖帝痴迷道教,人家可从来没耽误正事。白天,他不上朝,穿着道袍修道;晚上,处理政务,一直干到凌晨5点。

京剧《打严嵩

嘉靖帝爱写青词,就是道教中写给上天的祝文。因此,他特别看重擅写青词的人。1539年以后,他的内阁14个辅臣中,有9个是写青词起家的,像严嵩徐阶(此处可a1571年7月13日的上海)和高拱(此处可a1578年8月4日的新郑)。其中,嘉靖帝最得意的是奸臣严嵩,人称“青词宰相”。

嘉靖帝炼完仙丹,自己不敢瞎吃,就让严嵩帮他试吃一下。严嵩既是修道小帮手,又是内阁大臣。可是,嘉靖帝并不完全信任严嵩,又让徐阶入阁牵制他。严嵩当首辅时,嘉靖帝还让锦衣卫的探子,去严家假扮仆人,监视严嵩

细数各朝代,信道的皇帝可不少,有唐玄宗(此处可a685年9月8日的洛阳)和宋徽宗(此处可a1135年6月4日的依兰)等。可谁都没有嘉靖帝玩得专业,信得虔敬。不可思议的是:信道,还兼顾政治和权谋。他的心思之深沉,性格之厚黑真是可怕。

相传,《西游记》中的车迟国国王的原型,就是嘉靖皇帝

最后,他还是爱猫甚过爱大臣的荒诞君主。

嘉靖帝还有一个嗜好,就是爱猫。他在宫里专门设了养猫的机构,叫“猫儿房”。对于比较喜欢的猫,嘉靖帝会给它们封官衔,叫“猫老爷”“猫丫头”。

他最爱的一只狮子猫,名叫“霜眉”。嘉靖帝爱它爱得要死,走哪带哪。后来,霜眉死了,嘉靖帝连着三天不吃不喝。他把猫用黄金棺材葬在了万岁山,封为“虬龙”。

明朝皇帝大多有特殊的嗜好,嘉靖皇帝酷爱“吸猫”

嘉靖帝对动物不错,偏偏对人不怎么样。

他不仅心机重,还刚愎自用、性情暴躁。因此,反对他的大臣,经常被庭杖,也就是在朝堂上当众打屁股,羞辱读书人。

1525年7月,因“大礼议”之争,嘉靖帝把五品以下的134名官员都揍了一顿,17个人死亡,这都成了明朝打人的最高记录了。

后来,云南巡按御史郭楠上疏,请求抚恤大礼仪事件中被打死的大臣家属,嘉靖帝恼羞成怒,立即让锦衣卫亲赴云南把他带回来投入监狱,打了一顿板子,然后削职为民。

1534年,哀冲太子死了,大同又闹兵乱,湖广道御史郭宗皋上疏,劝嘉靖宽以待臣。这是正常劝谏,皇帝不爱听可以不理。嘉靖帝却歇斯底里,让人把郭宗皋逮起来,打了40下。

嘉靖帝早年打人,是为了和老臣争斗,加强皇权。后来,他已大权在握,打人就是想用暴力树立个人威严。把猫捧上天,却无下限地羞辱文官,这样的皇帝即使再有权谋,也是把个人私欲凌驾于社稷之上。

嘉靖皇帝不爱穿龙袍,经常打扮成道士的形象

嘉靖的皇位来得特殊,不够正统,刚开始就处于杨廷和的威权之下。老臣们对他,也缺乏足够的敬畏。他的偏执、心机和暴躁,很多是源于对自我身份的不自信。

历代评价:

嘉靖帝相信方术到入迷的地步,以至走火入魔。嘉靖修斋孤居而不忘独断朝纲,与其说是“无为”,不如说深得法家之刻薄阴狠,将帝制的专横发挥到了极致。

——王家范

阅读数 7.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