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后果:1、张邦昌逊位还政于康王赵构,南宋建立;2、金人派出完颜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
文/全历史 一口
前因:
靖康之难,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二年)初,金军强立宋朝大臣张邦昌为帝,辖制东京汴梁(开封),国号大楚,后世称为“伪楚”。
三月初七,宋朝文武百官奉金人之命为张邦昌举行册封大典。
一大早,金军遣使送来册书和玉玺,张邦昌面向北方跪拜接旨,以示对北国金朝“主子”们的尊敬与感激。随后,百官簇拥着张邦昌进入文德殿。
张邦昌的族谱
文德殿正中,一张龙椅坐北朝南放置着,正是宋朝历代皇帝的御座。这位金国钦点的新皇帝却绕过龙椅,来到他提前命人放在大殿西面的椅子前,百官列队向西,准备跪拜。
张邦昌伸手制止,底下的人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面面相觑之际,开封府尹王时雍双膝跪地,呼喊万岁,百官跟随,张邦昌一脸诚惶诚恐,呆立座前。
张邦昌看着跪伏在地的老同僚、老领导,心里半点成为一朝天子的兴奋激动劲儿都没有。他明白,这个位子说是皇帝,其实就是金人的傀儡和走狗;底下的百官看似恭敬,心里都在咒骂自己卖主求荣、小人僭位;什么册封大典,不过是一场众人合谋的闹剧,演给金人看的。
张邦昌委屈极了,其实这个皇帝他从始至终都不想当。
一个月前,张邦昌在金营之中接到噩耗:金国人要立他为帝。
金军围城已有数月,徽、钦二帝早已被俘,整个开封被榨得干干净净、再挤不出一点油水了,金人觉得,是时候班师回国享受战果去了。但南朝富庶之地,弃之可惜。最好找个人替我们大金经营着,税收岁贡、源源不断,才是生财之道。
此时赵宋宗室几乎被连根拔起,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外勤王,逃过一劫。不过金人废旧立新之意已决,再不想用姓赵的做皇帝。
金军统帅完颜宗翰与完颜宗望商量一番,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正是张邦昌。
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东路军在完颜宗望带领下南渡黄河,围攻汴梁。宋钦宗忌惮金人兵力,遣使议和。完颜宗望提出两点要求:其一、以五百万两黄金、五百万两白银,外加河北三镇(太原、中山、河间)领土交换金军撤兵;其二、以赵氏亲王、宰相各一名为人质随金军北上商议和谈大事。
于是,宋钦宗派出了康王赵构和少宰(副宰相)张邦昌。

“被迫卖国”的张邦昌
入金营为质,凶多吉少。张邦昌又胆小怕事,一路上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对完颜宗望恭敬异常。
行至黄河边,适逢宋军将领姚平仲率军夜袭金营,完颜宗望通过细作事先得知,姚平仲功败垂成,却惹得完颜宗望大怒,质问张邦昌。张邦昌一边咬定姚平仲此行并非宋钦宗授意,宋朝一心议和、绝无二意,一边剖白自己对金军的敬重钦佩之情,说到激动处竟然痛哭流涕。
完颜宗望认定,张邦昌是个典型的南朝“软蛋”,一无忠勇,二无胆识。
这样的人,简直天生是做傀儡的料。正因此,完颜氏二人才放心拥立张邦昌为帝,替他们料理中原事务。
金人没有想到,张邦昌胆小到连傀儡都做不好。
他一想到做金人的傀儡皇帝要背负千古骂名,还要承担赵宋复辟、自己身首异处的风险,吓得卧病在床,绝食数日以抗旨。
直到金人传令:三日之内立邦昌,否则入城屠戮,鸡犬不留。
张邦昌就这样成了大楚皇帝。
三月底,金人退兵,张邦昌率百官在开封城南薰门向北叩头,遥辞二帝。回到皇城,他派人将紫宸殿、垂拱殿等正殿关闭,贴好封条,自己选了一处偏殿办公,见百官时不敢称“朕”而自称“予”,下旨不敢称“诏书”而称“手书”,谁称他为“陛下”他就跟谁急。
时任事务官的吕好问见他确实不想称帝,遂在金军撤去后献计:大人你过去所为都是金人所迫,如今金兵已去,皇位不易坐,康王才是众望所归的人选,不如拥戴他为帝。
四月初,张邦昌给人在相州的赵构去信:臣之所为,皆是权宜之计,为的是暂纾国难,至于我本人,真的对皇位没有半点想法啊!
六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张邦昌以太宰身份前去朝觐,将玉玺与一应天子仪仗交还赵构,南宋政权至此建立。
后果:
1、张邦昌逊位还政于康王赵构,南宋建立;2、金人派出完颜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
结论:张邦昌的伪楚政权仅存33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之一。但在北宋灭亡之际,它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安抚百姓、维护治安的功能。同时张邦昌主动还位于康王赵构,为南宋政权的建立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