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构精炼、乐思丰富且具有匈牙利民族风格
狂想曲是一种音乐体裁,最早由古希腊史诗咏吟诗人率先创造,很多音乐家都曾用这种音乐体裁创作乐曲,但李斯特是第一位真正使用这种音乐体裁来表达自己民族主义音乐的作曲家。狂想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匈牙利狂想曲》其实有两套,现在流传下来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是在李斯特早期创作的《21首匈牙利主题和狂想曲》的基础上编订形成的一套作品,它们是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创作而成的钢琴作品。
《匈牙利狂想曲》不但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音乐表现力,而且为狂想曲这个音乐体裁创作树立了杰出的音乐典范。

李斯特
这19首作品的名称分别为:《第一号E小调》《第二号升C小调》《第三号降B大调》《第四号降E大调》《第五号E小调》《第六号降D大调》《第七号D小调》《第八号升F小调》《第九号降E大调》《第10号E大调》《第11号A小调》《第12号升C小调》《第13号A小调》《第14号F小调》《第15号A小调》《第16号A小调》《第17号D小调》《第18号升C小调》《第19号D小调》。
第16号之后的四首《匈牙利狂想曲》演奏机会极少,以下为前15首的简介:
《第一号E小调》约作于1845-1850年间,呈献给其学生泽尔代利。作品以宣叙调型的慢板强有力地奏出主题,乘着哈巴涅拉节奏,以降D大调奏中段旋律,第三段为生气勃勃的快板,以“弗利斯卡”(Friska)的狂热气氛结束。
《第二号升C小调》创作于1847年,献给泰勒奇伯爵。序奏为随想曲风格的慢板,主部开始为凄凉的行板,然后是升F小调活泼的弗利斯卡不断地掀起狂热,最后为华丽的尾奏。这一首是19首中最有名的作品,它被认为是钢琴独奏曲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其中之一 。
《第三号降B大调》约作于1850年前后,采用三段体创作而成。第一段根据李斯特自己的《匈牙利民间旋律》中的第十一号作成,献给菲斯泰蒂克斯;第二段为“拉赛”(Lassan),庄重徐缓,以左手为中心,穿插以稍快的快板,中段为G小调的断奏,最后再现第一段。
《第四号降E大调》创作年代不详,前半部分乐思来自《匈牙利民间旋律》的第七号,献给艾斯特哈吉伯爵,由查尔达斯舞曲的“拉赛”(庄重徐缓)和“弗利斯卡”(活泼狂热)的两部分组成。
《第五号E小调》开头主题与《匈牙利民间旋律》第六号曲类似,标题为《悲歌型英雄诗》 ,题献给莱维茨基夫人。全曲以悲哀的慢板贯穿始终。

李斯特
《第六号降D大调》创作年代不详,呈献给贵族阿波尼伯爵,富丽堂皇的序奏后,立即转成急板,接着进入肃穆的“拉赛”,后经华彩而进入降B大调快板,最后以快板结束全曲。
《第七号D小调》创作年代不详,献给欧尔齐男爵。李斯特注明先“以大胆而哀伤的吉卜赛形式演奏”慢板,然后主题徐徐出现,活泼的快板狂热地激昂演奏后,音乐以D大调结束。
《第八号升F小调》创作年代不详,献给李斯特的庇护人奥古斯。音乐以随想曲风格的慢板引子开始,接着是忧郁而持续慢板,主题在低音区呈现,形成“拉赛”。之后是优美而稍快的快板“弗利斯卡”,最后是似游戏般的急板,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尾声。
《第九号降E大调》约作于1840至1847年间,标题为《佩斯城的狂欢节》,献给小提琴演奏家恩斯特(Heinrich Wilhelm Ernst)。第一部分先强有力地奏出主题,经华彩而进入稍快的快板,终曲为热烈的“弗利斯卡”,以急板与稍快的快板交替,巧妙地描写狂欢景象。
《第10号E大调》约作于1850年,献给埃格莱西。4小节前奏之后,音乐进入明确的行板“拉赛”,接着“弗利斯卡”部分为随想曲风格的稍快板,技巧华丽,终曲为颇似游戏的最急板。
《第11号A小调》约作于1839至1840年,献给奥尔齐男爵。音乐以随想曲型的慢板序奏开始,接着变成A大调持续的行板“拉赛”,再变成活泼快速的快板,音乐最后在升F大调的最急板中结束。

李斯特
《第12号升C小调》呈献给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序奏之后,音乐以强有力的动机进行,其中夹杂着升C小调的短小旋律和E大调的优美旋律,兼有“拉赛”部分。接着是吉卜赛风格的快板,然后回到原速形成庄重肃穆的中段。接着是降D大调游戏般的稍快板,乘着低音节奏呈示活泼的主题。音乐在“弗利斯卡”中形成高潮,转为急板而结束。
《第13号A小调》创作于1839至1840年间,题献给菲斯泰蒂克斯伯爵。音乐先是拖沓的行板,进而为A大调的“拉赛”主题和“弗利斯卡”的活泼快板,音乐选用与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的同一主题,最后以急板结束。
《第14号F小调》创作于1840年,献给李斯特的女婿彪罗。这是著名的为钢琴与乐队而作的《匈牙利民歌幻想曲》的原型,在低音烘托下,沉重地奏出主旋律。接着音乐转为英雄式的F大调,然后变为吉卜赛风格稍快的快板,经过华彩之后以短暂、热情的快板而结束。
《第15号A小调》也叫拉科奇进行曲,约作于1840年,其主题取自匈牙利王子拉科奇特别喜欢的一首乐曲。这首狂想曲是匈牙利人民勇敢、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象征。
由于这些狂想曲以匈牙利和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歌和民间舞曲为基础创作而成,因而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这些音乐结构精炼、乐思丰富活跃,音乐语言与音乐表现方法同匈牙利乡村舞蹈音乐和城市说唱音乐有密切联系,乐曲的形式虽然不时的变化,可是音乐形象始终鲜明而质朴,体现了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统一。
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