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铁木真召开忽里台大会;后果:蒙古灭金。
文/全历史 胥言
前因
铁木真召开忽里台大会: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公元1227年,西夏末帝李睍[xiàn]投降蒙古,在萨里川(约在今陕西榆林与内蒙古交界处)遭到杀害,西夏灭亡。
夏末帝在位一年多,每天都因为蒙古大军压境而担惊受怕,幸亏有三朝老臣右丞相高良惠在。
高良惠不分昼夜亲自巡视城防,慰问守城将士,在都城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苦苦支撑。夏末帝紧紧抓住高良惠这根救命稻草,靠着他维持政局。可高良惠已是将近七十岁的老人,怎么受得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半年时间就积劳成疾而死。

蒙古进攻西夏的路线图
消息传出,中兴府城内一片哀痛。成吉思汗很快也派来使者劝降。夏末帝没了主心骨,三次到老丞相的灵前痛哭,他咬着牙坚持不投降,却拿不出任何抗敌策略。
没过多久,中兴府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紧接着又来了一场瘟疫,城里到处能听见百姓的哭声。西夏人困守了半年,能吃的都吃光了,突如其来的地震完全摧垮了他们的决心。夏末帝终于坚持不住了,决定开城投降。
此时,亲征西夏的成吉思汗正在六盘山避暑。前一年的冬天,成吉思汗打猎时坠马摔伤,高烧不退,身体越来越差,所以离开了前线,到六盘山休养。成吉思汗接到奏报,得知西夏愿意投降,但是请求宽限一个月,好让他们做好面见大汗的准备。成吉思汗答应了他们。
可惜成吉思汗没有等到那一天。夏末帝正式投降的几天前,成吉思汗驾崩于六盘山行宫。弥留之际,成吉思汗躺在病床上,叮嘱众将不要泄露自己的死讯,防止西夏人反悔,等到西夏主来投降时,杀光西夏人。
这一年七月,夏末帝开城投降,被引领着前去拜见成吉思汗。走到萨里川,蒙古士兵遵遗诏杀死了夏末帝在内的全部西夏皇室成员。
蒙古大军接下来准备进入中兴府屠杀。在蒙古大臣中有个叫察罕的西夏人,是成吉思汗的养子,他全力劝阻,制止了蒙古军队屠城。西夏人因此躲过了灭种的厄运,很多人做了成吉思汗妃子也遂的奴仆。
成吉思汗不惜带病出征,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要杀光西夏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么痛恨西夏人呢?

成吉思汗像
其实从蒙古崛起时起,成吉思汗就想征服西夏,只是蒙古大军忙着进攻金国和花剌子模,没有腾出手全力攻打西夏。
夏神宗李遵顼[xū]在位时,臣服于蒙古,积极配合蒙古攻金,不仅借路给蒙古军队通过,还派兵助战。连年征战,西夏死了不少人,国库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太子和大臣都认为应该休战,可李遵顼根本不听。
后来,蒙古为了征讨花剌子模,在西夏征兵。这次就算李遵顼再积极,西夏人也不愿意再打仗了。成吉思汗被西夏拒绝出兵激怒,亲自带大军围攻中兴府,最后因为李遵顼答应继续助战而退兵。这次李遵顼亲眼看见蒙古大军的阵势,意识到蒙古才是真正的敌人,又向金国抛出橄榄枝,打算和金国一起对抗蒙古。
成吉思汗非常厌恶反复无常的李遵顼,几次派使者勒令李遵顼退位。李遵顼惧怕蒙古人,于是禅让给二儿子李德旺,自己做了太上皇。
李德旺倒是比他父亲专一得多,一心只想对抗蒙古。李德旺听说蒙古大军西征,又搞起了小动作,派人联络漠北未被征服的部落,还收留了成吉思汗死敌乃蛮部的后人。没想到成吉思汗很快就返回了草原,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奔西夏而来,吓得李德旺赶紧请降,答应送儿子给成吉思汗做人质。
蒙古撤军之后,李德旺继续联络金国,答应的质子也没送去。这次,成吉思汗下定决心,必须要彻底消灭西夏。

西夏王陵
1226年,成吉思汗借口西夏收留自己的仇人,亲率十万大军攻夏。
蒙古军队打遍天下无敌手,西夏根本无法抵抗。肃州城坚守不降,结果破城后就惨遭屠城。甘州、西凉府等地也很快被蒙古军队占领。
就在蒙古大军一路摧枯拉朽时,已经做了太上皇的李遵顼去世。紧接着,李德旺也因为惊吓过度死掉。西夏群臣拥立李德旺的侄子李睍登基,这就是夏末帝。
夏末帝并不甘心做亡国之君,派大将嵬名令公率十万人迎战蒙古骑兵,双方在结了冰的黄河上展开激战。西夏军惨败,蒙古大军乘胜围困中兴府。
十万大军都败给了蒙古,夏末帝只能困守孤城,最终就有了文章开头的投降。
后果
蒙古灭金: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杀,金末帝死在乱军中,金朝灭亡。
结论:蒙古消灭西夏后,得以全力进攻金国,按照成吉思汗临死前,定下的“联宋灭金”的策略,最终消灭了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