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1.铁木真召开忽里台大会2.蒙古灭西夏;后果:蒙古灭南宋。
文/全历史 胥言
前因
1.铁木真召开忽里台大会:1206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随即发动对西夏、金国的战争。
2.蒙古灭西夏:1227年,蒙古灭西夏,得以集中兵力进攻金国。
公元1234年,蒙古-南宋联军攻破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末帝死于乱军之中,金朝灭亡。
金哀宗曾寄希望于联宋抗蒙,认为宋朝不会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肯定会帮自己。然而,南宋君臣想起恢复中原就热血沸腾,压根没考虑金亡之后会发生什么,直接拒绝了金国,跑去和蒙古结盟。
宋军应蒙古人的要求攻入河南,攻陷唐州城。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金军吃光了粮食,最后竟然把主帅蒲察某给吃了。

另一边,蒙古大军则在大将塔察儿的带领下,向蔡州进发,很快就兵临城下。蒙古军队在蔡州城外筑起土墙,一边围城,一边等待宋军支援。
很快,宋军大将江海、孟珙带领一万人与蒙古会师,而且带来了三十万石粮食。
与此同时,城内的金哀宗正在为粮食问题发愁。金哀宗下令百姓的粮食必须上交,最多只允许成年人留八斗,小孩留五斗。此外,严厉禁止任何人酿酒,减少粮食消耗。就这样粮食还是不够吃,金军只能让无法上战场的老弱病残出城逃命,又让饥民去采护城河里的菱角、水草充饥。
到了1234年正月,蔡州已经被围了几个月,濒临崩溃。金哀宗是个大胖子,胖到连马都骑不了,他也知道就算有机会,自己这个样子也跑不掉。但是,金哀宗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想把锅甩出去,于是选中了元帅完颜承麟。
金哀宗对完颜承麟说,爱卿你身手矫健,能征善战,万一冲出重围,还能保住大金血脉,这就是朕的愿望啊!完颜承麟谦让几次,不得已接受了帝位,这就是金末帝。
金末帝接受百官朝贺,然后直接上了战场,和已经打进城的蒙古军巷战,最后死在了乱军中。退位的金哀宗上吊自杀,金朝灭亡。
金朝从最初灭辽灭北宋的天下无敌,到最后皇帝连马都骑不了,面对蒙古军队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从金朝最后几位皇帝身上,我们就能看出来,金朝注定要亡。
就在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不久,金章宗驾崩,卫王完颜永济继位。
完颜永济是个“看守皇帝”,因为金章宗的孩子还没出生,才临时被选中继位。成吉思汗非常看不起他,还对手下人说,我还以为中原皇帝都是天上人,没想到是这种废物。完颜永济确实才能平庸,面对蒙古大军进攻时,完颜永济只知道和大臣一起哭,根本没有应对的办法。
完颜永济之后继位的金宣宗也是个无能之辈。此时,蒙古已经占领了北方的九十多座城池,金中都(今北京)几乎成了一座孤城。为了保住中都,金宣宗只能求和,把完颜永济的女儿岐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换来了蒙古退兵。这次金宣宗已经被蒙古人吓破了胆,不顾百官反对,迁都到了汴梁。
相比之下,蒙古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战略得当,灭金理所当然。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前,留下了遗嘱,交代儿子要避免强攻潼关的金军主力,而是应该向南宋借道,从背后进攻汴梁,吸引潼关主力救援,然后将其歼灭。
不过,继承大汗之位的窝阔台,一开始并没有遵照遗嘱行动,反而派大将速不台前后两次进攻潼关,结果都被金军击败。
窝阔台这时才开始改变战略,兵分三路伐金。窝阔台自带中军进攻洛阳,他的叔叔铁木哥斡赤斤带左军从济南出发,配合窝阔台渡黄河。窝阔台四弟拖雷带右军从陕西出发,借道南宋直奔汴梁。

实际上,南宋并没有同意蒙古借道,但是拖雷的大军入境,宋军也不敢出城阻拦,只是静静目送拖雷路过。
事情不出成吉思汗死前所料,金军发现拖雷的行动后,立刻出动潼关主力,集结了二十万人阻击蒙古军队。
拖雷指挥军队分散向汴梁方向前进,同时派出骑兵每天骚扰金军,让对方始终处于疲劳之中。金军走到河南的三峰山,突然天降大雪,不少士兵冻得连兵器都拿不住。拖雷随即命令分散的军队合拢,包围金军,又故意留下一个口子让金军逃生,在沿路埋下伏兵。
饥寒交迫的金军果然按照拖雷的设想突围,中了蒙古军队的埋伏,几乎全军覆没。金军一战丧失全部主力,再也无法和蒙古对抗。
金哀宗这才做出了放弃汴梁的决定,逃到了蔡州,最终仍没有躲过亡国之灾。
后果
蒙古灭南宋:1279年,南宋在崖山战败,丞相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南宋灭亡。
结论:金朝灭亡,蒙古占据中国北方,随即发动对南宋的进攻。南宋恢复中原的计划落空,隔淮水、汉水与蒙古对峙,最终亡于蒙古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