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的圣战: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为什么教皇发动了十字军东征,却对其失去了控制?是什么导致十字军转而攻打有着同样信仰的东罗马帝国?

文/全历史 哥布林

1199年11月28日,欧洲各路贵族齐聚在法国艾克雷,宣誓加入十字军。他们将在3年后,进行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十多年前,欧洲君主们曾发动过规模空前的第三次东征,虽然绰号“狮心王”的理查一世(此处可a1189年7月6日的伦敦)率领英国人奋战到最后,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广大地区,却未夺回圣城耶路撒冷,这令西方人大失所望。

1198年,英诺森三世继任教皇(此处可a1198年2月22日的罗马)。此人野心极大,刚上位便开始积极筹划新一波远征,同时还为东征规定了新路线:先渡海拿下穆斯林控制的埃及

可荒诞的是,十字军后来完全脱离了教皇的控制,背弃了征讨异教徒的初衷:他们并未向埃及进发,反倒转而进攻他们的“自己人”——同样信仰基督教的东罗马帝国,并在1204年攻破并洗劫了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

在历史上,像这样“自己人害自己人”的事例不胜枚举:北宋原本与联合抗,却反被金所灭(此处可至1127年1月9日的开封);东汉末年,刘璋邀请刘备共同防御西川,却被刘备吞并。

教皇英诺森三世

那么,十字军为什么放弃进攻埃及,转而进攻东罗马呢?

第一,十字军无力支付船费,导致主导权落入债主威尼斯人手中。

为了能跨海直取埃及,十字军不得不向海洋强国威尼斯购买渡海用的船只。双方敲定的价格为八万多银马克,这虽然是个合理的数目,可问题还是出在了钱上。

原来,好大喜功的教皇并未妥善解决钱的问题,他劝说财力雄厚的英王约翰(此处可a1215年6月15日的英格兰)入伙,但约翰正忙于国内事务无暇他顾。教皇向全教会征税,但收效甚微。

等到了船只交付的日子,十字军无论怎么东拼西凑,也还是差了三万多,这让把钱看得比上帝还重的威尼斯人极为恼火。

不过,精明的威尼斯总督却有个主意,只要十字军帮威尼斯处理些“私事”,不仅可抵消欠款,威尼斯还将出兵相助。拿不到船又不忍解散部队的十字军将领们只好接受了提议。

于是,1202年,十字军终于出发了,只是第一站打的是威尼斯的竞争对手、天主教城市扎拉,尽管教皇严禁攻城,可事态已然失控,扎拉惨遭洗劫,战利品被十字军和威尼斯人瓜分。

自此以后,十字军就完全被威尼斯人牵着鼻子走了。

扎拉之围

第二,东罗马皇子请求十字军助其夺得王位,最终引狼入室。

十字军攻破扎拉后,并未打消进攻埃及的念头,正在他们整顿之际,却突然收到了来自东罗马皇子阿莱克修斯的消息。

原来,东罗马皇帝不久前被他的弟弟推翻,皇子因而跑来请求十字军帮他和他的父亲重夺皇位。他向十字军承诺,事成之后,必有厚报,同时他还答应要让东方教会归顺罗马教廷,以讨好教皇。

见钱眼开的威尼斯人于是再次左右了十字军的行动,他们转而攻打君士坦丁堡,赶跑了篡位者,将阿莱克修斯扶上了王位。

可是,这位新皇帝却很不得人心,他为了报答威尼斯人,不仅掏空了国库,还熔毁了许多在臣民眼中极为神圣的雕像,以提取黄金白银。不久之后,他的臣子便推翻了其统治,还将其勒死。

威尼斯人和十字军对金主被杀极为不满,要求新皇帝支付遗留的欠款,但遭到拒绝。于是,愤怒的十军军再度突袭了君士坦丁堡,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劫掠,珍藏在城内的圣人遗物也被威尼斯人洗劫一空。

围攻君士坦丁堡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似乎是一连串偶然事件的连锁反应,不过如果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它其实是东罗马帝国与西方世界之间矛盾累积的结果,具体来说:

第一,宗教上,东西教会已彻底分裂,双方来往甚少。

实际上,自君士坦丁大帝(此处可a公元324年7月3日的阿德里亚堡)将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后,东方教会地位日升,便已有分裂的趋势。

另外,由于东方主要受希腊文化影响,查士丁尼一世(此处可a公元527年8月1日的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皇帝都不再会说西方通用语拉丁文,这也导致东西教会在习俗上隔阂日深。

7世纪末,当时的东罗马皇帝受到了东方兴起的伊斯兰教影响,主张只应敬神而不应敬物,便将教堂内的圣像十字架等全部捣毁,这场破坏圣像运动直接加剧了教会内部的分歧。

虽然此事最终平息,可后来东西教会又因为圣灵到底是“从而出”还是“从父和而出”这两字之差争论不休。

君士坦丁堡牧首指责罗马教廷篡改经文,关闭了城内的拉丁教堂。罗马方面立刻派人前去协商,可暴躁的教皇使者在谈判不顺的情况下,径直冲入教堂,将绝罚的判决书丢到祭坛上便摔门而出,牧首也针锋相对,当众烧毁了教皇的诏书。

此后,教皇和牧首相互开除对方教籍,教会彻底分裂,双方自此往来稀疏。

第二,政治上,“拉丁大屠杀”导致东罗马与西方交恶。

11世纪后期,东罗马皇帝阿莱克修斯一世为应对入侵的突厥人,请求西方出兵相助(此处可a1099年7月22日的耶路撒冷),同时为讨好西方,他还给予威尼斯等西方国家商业特权,吸引了大量西方商人来到拜占庭。

然而,西方人的商业活动损害了本地商人的利益,同时他们飞扬跋扈的姿态还引起了广大下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于是,阿莱克修斯的孙子上位后,便一改其祖父与西方交好的外交策略,强硬驱逐并逮捕了大量西方人,引发了威尼斯等国与东罗马长达数年的战争。

中世纪的威尼斯

后来,东罗马又发生暴乱,皇帝被驱赶下台,首都民众趁着混乱,同时在排外情绪驱使下,大肆屠杀城中的西方人,甚至妇女儿童都不能幸免,而罗马教皇的代表更是惨遭斩首,其头颅被绑在狗尾巴上拖过大街。

大屠杀令东罗马与西方世界关系降至冰点,1185年,西西里国王率军攻打拜占庭,洗劫了帝国的第二大城市塞萨洛尼基

到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神圣罗马帝国(此处可a1356年1月10日的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一世从陆路进军,却遭到东罗马军队阻挠,甚至前去交涉的使者都被扣押。腓特烈暴怒之下,给其子写信招募舰队,准备攻打君士坦丁堡,这才使东罗马屈服。

所以,1204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实际上是东西方矛盾螺旋的顶点。这件事过后,十字军与威尼斯人瓜分了东罗马的大部分疆土,导致这个古老的帝国直到半个多世纪后才恢复,而且国力已大不如前,最终在1453年丧于奥斯曼帝国之手。(此处可a1453年5月30日的君士坦丁堡

历代评价

事实上,攻占君士坦丁堡似乎是一系列偶然事件叠加的结果,起因是进攻亚历山大城的最初计划被推迟了。毫无疑问,这一事件永久性地导致了东正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关系的恶化。

——乔纳森·赖利-史密斯

阅读数 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