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逐渐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贝多芬的成熟时期指贝多芬1802年至1815年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贝多芬已赫赫有名,是当时欧洲一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这一时期他的音乐风格趋于成熟,逐渐形成带有个人反叛的音乐色彩,他的很多最著名的作品都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
自1802年起,贝多芬便开始和他不断恶化的耳聋作斗争。1802年,他在曾维也纳郊区的海利根施塔特写下过一份著名的遗嘱: “当别人站在我的身旁,听到了远方的笛声,而我一无所闻,别人听到了牧人的歌唱,而我还是一无所闻,这对我是何等的屈辱啊!这类事件已使我濒于绝望,差一点我只能用自杀来收场。是艺术,是她留住了我。”

1815年的贝多芬肖像画
就这样,贝多芬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依然写下了如《第二交响曲》这样欢乐而美好的作品,作为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
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第三到第八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 “拉祖莫夫斯基” 弦乐四重奏 (作品第59号)、15首钢琴奏鸣曲 (作品第22号到第90号,包括“田园”、“瓦尔斯坦”和“热情"奏鸣曲等)、第四和第五钢琴协奏曲。
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是贝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一大主题。贝多芬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便表达了这一种革命精神。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雷奥诺拉展开,她女扮男装到监狱中营救她受迫害的丈夫。这部作品中,贝多芬的音乐充分表达了崇高的勇气和自我克制的主题精神。

《费德里奥》中的监狱
英雄主义精神也体现在贝多芬这个时期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如《“瓦尔斯坦”奏鸣曲》《热情奏鸣曲》《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等作品。
拉祖莫夫斯基是俄国驻维也纳的大使,也是一个小提琴家。贝多芬把作品59号的三首弦乐四重奏献给他,其中两个乐章使用了俄罗斯的民歌旋律,还带有一些实验性的技巧。
歌颂欢乐而美好的生活也是贝多芬在这一时期创作的另一主题。比如最为著名的作品《第六交响曲“田园”》,共有五个乐章,带有标题音乐的性质。
每个乐章都冠以描绘性的文字标题,例如“溪边景色”、“村民的舞蹈”等等,展现了一幅优美的乡间生活图景。而中间乐章“暴风雨”不同于前几乐章的美好宁静,放置在末乐章“暴风雨过后的感恩心情”之前。这部作品也表达了贝多芬对于勇敢抗争生活后的希冀与期待。
《田园交响曲》-2012年逍遥音乐节
指挥: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在这一时期,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逐渐趋于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他在音乐中勇于表达顽强抗争的精神,并带有浪漫主义的情感表达,是古典音乐史中熠熠生辉的瑰宝。著名评论家霍夫曼曾这样评价贝多芬的作品:“在上升的高潮中一泻千里,使听众在压抑的情绪中欲罢不能,从而进入他那无垠无际、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