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贝多芬的革新精神,感情奔放,和声与节奏新颖生动,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第三交响曲“英雄”》 是贝多芬在成熟时期创作的一部重要代表作。这部作品创作于1802年,出版于1806年,最早是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
贝多芬和当时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对这位英雄非常崇拜。不过,据说后来贝多芬在得知拿破仑称帝后,便愤怒地把原来的标题改写为“英雄交响曲,为纪念一个伟人而作”。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降E大调的奏鸣曲。该乐章没有传统的引子,而是以两个雄壮的齐奏开头,然后立刻引入宽广的大提琴主题。第二主题相对宁静、忧郁一些,但也有着庄严的气概。呈示部很长,而发展部的戏剧色彩十足。在一段狂暴的小高潮过后,音乐突然安静下来,并出现了一个新的主题。之后新主题便与第一主题互相交错,直至乐章结束。
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C小调的慢板。这种体裁在当时有固定的格式:乐曲中段用大调式,与两端的小调式形成对比;注重木管乐器在乐曲中的使用;情感上着重表达对英雄牺牲的深切哀悼。
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的诙谐曲。该乐章充满激情,开头的弱奏突然变化了力度,变为了特强奏。这一乐章的情感表达简洁细腻,用音乐表现了感情色彩的变化。乐章的主题在双簧管上出现,三声中部有一个军号般的主题,由圆号奏出。最后乐曲在强有力地在鼓声中结束。
第四乐章,降E大调的快板。这一乐章结合了奏鸣曲、回旋曲和变奏曲的曲式特征。乐章开始时风驰电掣,随即进入较为平和的变奏部分。低音和声勾勒出了主题的骨架,接着用简单的旋律与之相配,突出了音色的对比,具有很强的戏剧性色彩。
而后,乐曲中有一段赋格和奔放剧烈的舞曲,接着便进入了柔美、平静的乐段。渐渐地音乐又开始变得强烈起来,直至一个壮丽的高潮。在一段较弱但充满悬念的乐段过后,忽转急板,在重现开头的主题后,乐曲结束了。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是一首革命性的作品,在音乐中尽情表达出对英雄主义精神的赞美。这部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贝多芬的革新精神,感情奔放,和声与节奏新颖生动,是贝多芬最伟大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