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后果:英荷战争,殖民印度。
文/全历史 陆伯让
前因: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建立
从1595起,荷兰陆续成立了多家在东印度地区贸易的公司,后来他们合并成荷兰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大片航路和国际贸易。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位于伦敦的总部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皇家特许状,有了贸易垄断权。
经过地理大发现,海洋上新的航路已经开辟,尤其是东南亚和印度一带,被称为东印度地区,出产欧洲最值钱的香料。
荷兰人先建立东印度公司,独占这里的贸易,让其他国家的商人红了眼。
葡萄牙、法国、瑞典、丹麦,奥地利纷纷效仿,建立起类似的公司,英国也是其中之一。
英国东印度公司拿到特许状这张出生证明后,它要做第一笔在东印度地区的贸易,得面对这一大堆形形色色的同类。

各种各样的东印度公司
谁做第一次贸易的船长才能开个好头呢?
当时投资公司的英国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有钱的贵族,另一类是商人,等船带回东方货物卖了钱,他们就能瓜分收益。
贵族们想找个名门将领,这样就可以像西班牙占领美洲一样,去征服新的领土。
商人们则想找个航海经验丰富,会做生意的人,毕竟东印度地区的国家有实力,可不是随随便便能占领的。
最后商人们占了优势,他们找了个海盗:詹姆斯·兰开斯特。
那个年头的英国,还真是海盗技能最全,能航海,能打仗,能做生意,还特能吃苦。
1601年,带着公司的第一笔财款,上下的期望,还有女王给东方国王的六封国书,海盗兰开斯特率领船队前往东印度收购香料。
兰开斯特路上海盗病犯了,还抢了一艘葡萄牙商船。

詹姆斯·兰开斯特,1588年在德雷克手下做海盗
曾指挥一艘船,抗击西班牙无敌舰队。
等大半年后到达东南亚的亚齐国,兰开斯特喜忧参半,喜的是这里产物富饶,特别值钱,忧的是这里的贸易早被葡萄牙人占了。
可是面对巨大的利润,兰开斯特哪想放手,他在海上能抢了葡萄牙商船,难道就不能在亚齐抢葡萄牙人的香料贸易吗?
只是,怎么才能在当地干过葡萄牙人呢?
这时候的亚齐国王和葡萄牙人闹得挺不愉快的。葡萄牙人来到东南亚地区后,和亚齐打了几回,抢过亚齐的船只。
但是葡萄牙人抢占了航道,亚齐要把香料卖到西方去赚钱,还得靠葡萄牙人。
这下有了其他欧洲国家来做香料贸易,让亚齐国王非常高兴,隆重接待了兰开斯特。

亚齐的位置,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亚
兰开斯特也抓住机会,和亚齐国王签订了一些条约,包括贸易的优惠、英国人享有的特权等等。
但是葡萄牙人的贸易优势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兰开斯特的船队除了在亚齐收购香料,还分了几只船到附近的地区收购香料,和当地统治者签订贸易合约。
期间葡萄牙人抬高香料价格,阻挠英国人,兰开斯特也抢劫葡萄牙商船,在亚齐甩卖抢来的货物。
1603年,兰开斯特半抢劫半贸易地完成了公司的第一次任务,带着大量的香料和其他货物返回英国,这些货物出售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从兰开斯特离开英国,到带着货物回归,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第一次贸易历时两年半。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致航线
英国东印度公司是不是从此就横扫海洋贸易啦?
并没有。
在东南亚边缘做了十几年贸易后,公司试图扩张到香料的核心产地香料群岛,去掉所有中间商,自己赚差价。
结果被实力强劲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胖揍一顿,赶出了东南亚。荷兰是当时这一片最强大的殖民者,葡萄牙人都不敢争锋,荷兰海军人数比英法两国加起来还多一倍。
英国东印度公司离开东南亚,觉得印度只有葡萄牙人是对手,竞争不那么激烈。
于是英国东印度公司把发展方向转向印度,一边把葡萄牙人驱逐出去,一边和印度莫卧儿王朝搞好关系,获得印度的贸易特许权。
再过一百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最终成长为控制印度,左右半个地球贸易的巨兽。
后果:英荷战争
17世纪,两国在东印度地区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争夺贸易权和航海权,两国爆发了数次英荷战争。
殖民印度
1612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战胜印度的葡萄牙人,受到印度王室的青睐,于是有机会在印度迅速扩张,进行殖民垄断。
结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建立,意味着英国没有直接征服土地,而是采取贸易垄断的手段进行殖民,它的扩张进入了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