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的高峰
前因:梭伦改革;后果:伯里克利改革

前因:

梭伦改革

公元前508年,57岁的克利斯提尼终于结束了流亡生活,在雅典公民的欢迎下回到了祖国,刚回雅典的他也没闲着,开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克利斯提尼为什么被流放呢?

当时他和另外一个叫伊萨格拉斯的人争夺首席执政官,但伊萨格拉斯有斯巴达国王的支持,克利斯提尼很快就落选还被流放了。但没想到的是,伊萨格拉斯的政策越来越专横独裁,后来还是被雅典人民赶走了,重新请回了克利斯提尼。

重新回到雅典后,克里斯提尼“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首先就拿自己的阶层开了刀,把这些富人贵人的土地搞成碎片化,因为雅典之前老是被这些权贵之间的争斗搞得乌烟瘴气的。现在他把雅典的领土分为30多个小区,再重新划分为10各部落,150多个德谟区,这个“德谟区”相当于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个”城镇“,开始有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克里斯特尼画像

每个人也有了自己的“户口”,有趣的是,户口上的名字和我们现在不同,你如果看到他的名字,你就能知道他的户籍在哪。因为克里斯提尼改革规定雅典公民的名字必须要包括你户籍在的德谟区、父亲的名字还有本人的名字。

克利斯提尼创设了一个500人组成的“布列”,对所有等级公民开放,也被称为“五百人会议”。只要你是身体健康又关心政治的雅典公民,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议员由10个选区中抽签选出的50名议员组成,任期为一年,这的50名议员团可以轮流担任一次主席团。

每天早晨,就像是学校的“值日生”一般,主席团要抽签选举一名议员为执行主席,任期只有一天。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这个国家地位最高的公职人员,可以主持会议,接见外国使团等等。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要是有人想要作弊或者搞独裁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抽签跟我们现在也不一样。大家都聚在一所寺庙里,一个箱子里放着写有侯选人名字的名单,另一个箱子放着一些白豆和黑豆。上任执政官一手取出名单,一手取出一粒豆子,白豆子就意味着这个人当选,黑豆子就是落选。听到这里,有些听众朋友可能会觉得,毕竟国家大事,用抽签决定太过随意了吧?但是在当时雅典人心目中,抽签是最神圣和庄严的,因为那意味着神赐予你权力去做这件事。

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的公民大会等基本政治结构一直持续了170多年,后面有人修修补补,但基本形式却没有被改变。当然,也有一些昙花一现的东西,比如“陶片放逐”就是个典型。

陶片放逐法中使用的陶片

克利斯提尼规定每年都会举行一次特别公民大会,凡是那些破坏民主制度的人,公民可以投票来决定他是不是应该被逐出雅典。每个有投票资格的雅典公民,都可以领取一块陶片,然后在陶片上写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的人名,最后由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统计宣布结果。如果投票总数超过6000片,得票最多的人士就会被选为当年被放逐的人,在外流放10年。但有意思的是,在克利斯提尼在世期间,并没有一个人因为陶片放逐法而被真正流放。

克利斯提尼确立的这些原则和改革,把雅典的民主政治推向了高峰。后来就算发生了持续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不过正因为克利斯提尼改革培养起来的公民意识,大家都觉得自己有保卫国家的义务,有着强烈的抵抗外敌入侵的决心。这也是希腊最终胜利的原因之一吧。

总之,在这场雅典民主改革的接力赛中,克利斯提尼成功的完成了其中的一棒,这下接力棒就要落到伯里克利手里了。

后果:

伯里克利改革

结论:克利斯提尼改革彻底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正式确立。

阅读数 4.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