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皇帝”的协奏曲之王 | 《第5号降E大调协奏曲》
这是一部兼具想象力和创作力的极佳之作。

贝多芬的《降E大调第五号协奏曲》,又称“皇帝协奏曲”,写于1809年至1811年间的维也纳。这部作品是贝多芬所有的钢琴协奏曲作品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

这首作品是贝多芬献给他的赞助人兼学生鲁道夫大公的。首场演出于1811年1月13日,在维也纳约瑟夫·洛科维茨王子的宫殿举行,由鲁道夫大公担任独奏者。1812年2月12日,贝多芬的另一位学生卡尔·切尔尼在维也纳首次公开演出了这部作品。

这部作品虽叫“皇帝”,但是“皇帝”这一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命名的,也不是和某一位特定的“皇帝”有关,公认的说法是由于本曲在当时被誉为无可争议的“协奏曲之王”,故此得名,并沿用至今。而事实上,本曲也确实具有堂堂王者风范。

第一乐章,降E大调的奏鸣曲。 钢琴先以花奏方式弹奏出分解和弦,进而引出了管弦乐演奏的乐章主题,简洁而又华丽绚烂。乐章经过高潮之后,在极强的兴奋状态中结束本乐章。

皇帝协奏曲,第一乐章
00:00 13:40

第二乐章, B大调的变奏曲,稍快一些的慢板。本乐章优美而徐缓,主题似牧歌般悠扬、恬静, 经过管弦乐部分对主题的充分演绎之后,主奏钢琴持续奏出贯穿整个乐章的这一主题。

皇帝协奏曲,第二乐章
00:00 09:10

第三乐章,降E大调的回旋曲,快板。开始时,主奏钢琴反复轻轻演奏着主题的引子,然后突然爆发般地奏出辉煌的主题。乐章结尾时主奏钢琴激烈地跳动,然后管弦乐强而有力地结束了全曲。

皇帝协奏曲,第三乐章
00:00 05:56

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作曲技术的炉火纯青,结构工整精致,旋律波澜壮阔而变化无穷,是一部宏伟而华丽的极佳之作。

《皇帝协奏曲》

钢琴演奏:格伦·古尔德

阅读数 1.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