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之盟:借金朝之手消灭辽国
前因:高永昌叛乱;后果:靖康之耻。

文/全历史 拓跋云

前因

辽国一名叫高永昌的渤海人因不满辽苛政,起兵叛乱。辽虽然很快平叛,但女真人收益最大,获得辽沈州。领土与北宋隔渤海相望。

1120年,北宋与金国为了联合力量夹攻辽国而签订军事合作盟约。由于两国领土并无陆地接壤,双方想通过渤海航线互通使节,因此称此盟约为海上之盟

海上之盟约定,灭辽之后,宋、金瓜分辽土地。北宋将原来给辽每年的50万岁币转交给金,金将燕云十六州交还给北宋。

北宋最看重的就是燕云十六州。因为自五代时期,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宋朝历代皇帝都希望收复燕云以告慰先祖,宋徽宗也不例外。而他此时拥有了一个不错的时机。

燕云十六州分布图

公元1116年,辽国国内发生内乱,高永昌叛乱。面对辽朝朝廷的平叛大军,高永昌选择借助日益壮大的女真人的帮助。最终的结果,女真人不仅击败了辽国的进攻,还顺便消灭了高永昌占领沈州(今沈阳市)。

这一变化的结果是,辽东半岛被女真人的金占领,而北宋朝内以童贯为代表主战派再次占据上风。

童贯是中国历史上掌控军权最大的宦官。他破西夏,收复四川、洮州,令他成为北宋有史以来第一位宦官节度使。他不会忘记,是军功让他拥有现在的一切,所以他成为朝中最坚定的主战派。为了逼宋徽宗出兵,他曾对出访辽国的使者威逼利诱,让他告诉宋徽宗辽国边境有异动。只不过这位使者还是说了实话,导致起兵的日子一拖再拖。

在一次出访辽国期间,童贯与辽国一个名叫马植的官员联系上了。这个人切实感觉到女真人的崛起,又因他在辽受到排挤,所以希望可以帮助宋国。童贯也将马植偷偷带回北宋,并呈上了马植借女真人收复燕云十六周的计划。

宋徽宗对这个计划很感兴趣,也颇为赏识马植,便赐他姓赵,改名为良嗣。所以,这里的马植,也就是后来代表北宋签约海上之盟的赵良嗣

赏识归赏识,现实中宋徽宗也有四点忧虑:如何与女真人取得联系?迫于澶渊之盟与辽永守兄弟之邦情谊的束缚,以及对辽发自内心的恐惧,同时又担心女真人是否会更不好控制。因此始终没有下定决心。

但这一次,两国隔海相望,而辽国颓势已现,宋徽宗终于下定决心。1118年,宋徽宗派出第一个正式的使团前往女真地界。这条海上联盟路线的两端是山东半岛的登州(今蓬莱市)和辽东半岛的苏州(今大连市),20天可到。

通过渤海海峡,宋朝与女人真联系上了

不过,这次的任务仅仅是与女真人取得联系,并没有具体的目的。但对于女真人来说,这次出使却燃起了当时女真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灭亡辽国的信心。

1120年,宋徽宗再次向女真人派出使节,这一次派出的是赵良嗣。而任务也很明确,即了解对方所需,这也是宋金夹击辽国的起点。

赵良嗣的这趟出访,可谓是做得非常好了。上文提到的那三点就是双方初步达成的协议。之所以说是完成的非常好,是因为当时的情形是,辽国已被女真人的金不断蚕食,几乎已击败。

完颜阿骨打看来,无需北宋的参与,也差不都可以完成灭亡辽的任务。当然,这也可能是女真人提高自己谈判地位的手段。无论怎样,双方的确达成了协议。

协议签订完成,履约中的细节才是该协议能否达成的关键。例如,协议要求,双方军队按时抵达,才可配合夹攻,合约才能成立,等等。对此,宋朝人理解的是只有宋军到了才可攻击,而女真人却认为假如宋军没有到,那就是宋军爽约。事实上这也是最后金在城市交割过程中不断加码的借口。

经过多次交涉,金国把辽燕京(蓟州)地区给宋,但是西京(云州)地区却仍在金的统治之下

最终的结果是,辽国虽然灭国,但宋并未如海上之盟签订的那样,获得燕云十六州。原因有多方面,比如方腊起义,导致童贯南下平叛,耽误了与金讨论夹攻的日期,这成为金加码的借口;又比如,宋朝军队实在是羸弱,竟然被辽军击败,更无力攻取燕京。燕京最终还是靠女真人拿下的,尽管被洗劫一空,宋朝还是得缴纳高额的赎城费。

后果

海上之盟的签订导致辽的灭亡,令北宋与金领土相连,且北方无险可手。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首都汴梁被攻陷,并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之后不久,北宋灭亡。

结论:1123年4月17日,宋朝王师收复燕京,疆域达到本朝最大。然而,举国狂欢和封功加爵的庆典掩盖着燕京被洗劫一空后的凄凉,失去北方屏障后的危险,军队羸弱屡战屡败的耻辱,以及掏空国力购买和平后的风雨飘摇。于是后来才发生靖康之耻,金国灭了辽之后,顺道也灭了北宋。

阅读数 3.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