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统一罗马:四帝共治
前因:罗马三世纪危机;后果:罗马君主制建立。

文/HQL

前因

罗马三世纪危机:公元2世纪末期到3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内部爆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中央集权政府陷入瘫痪状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掌权之后,通过调整确立“四帝共治”体制、推行税制改革等改革措施,结束了罗马自公元三世纪以来的混乱状态。

这一年,皇帝努梅里安从远征波斯的途中班师回朝,结果皇帝在回军路上离奇死亡。当时的近卫军长官阿佩尔试图封锁皇帝死亡的消息,然而士兵们根据尸体糜烂的味道还是知道了结果。随后,身为近卫军队长的戴克里先率领部下当面质疑阿佩尔的行为,并在格斗之中杀死了阿佩尔。由于戴克里先胆识过人、有勇有谋,深得部下的爱戴,所以在杀死阿佩尔之后,近卫军立即拥护戴克里先称帝。

戴克里先头像

戴克里先的父亲据说是一位抄写员或者是一位元老的解放奴隶,对于他的母亲我们一无所知,因此,早年的戴克里先可以说是出身贫贱,也很难获得攀登高位的机会。时势造英雄,此时罗马正处于三世纪危机之中,混乱的政治格局,让社会底层的人民拥有了可以突破阶层束缚的机会,戴克里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投身行伍。

因为聪慧过人、有勇有谋,戴克里先很快就从普通士兵升任为骑兵指挥官,后来又晋升为行省总督、执政官和近卫军的总指挥,为后来称帝埋下伏笔。

称帝之后,年仅四十岁的戴克里先已经登上了罗马权力的顶峰,但是他现在接手的是一个满手疮痍的帝国。因为努梅里安东征波斯的缘故,所以现在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波斯的关系。帝国西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当罗马的兵力集中在东方防线时,莱茵河、多瑙河沿线的蛮族部队趁虚而入。同样,帝国的北非防线也面临着沙漠游牧民族的袭扰。

戴克里先时代罗马疆域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戴克里先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在全国民众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用君主制取代了沿用已久的元首制。

高度集权的背后则是戴克里先的苦恼,因为帝国东部的政务就已经让他头疼不已,更不用说帝国西部和北非的事务。因此为了维护帝国的统治,戴克里先决定分权。第二年的秋天,他任命马克西米安为“恺撒”(意为权力的继承者),全权负责处理帝国西部的事务。

马克西米安被任命为“恺撒”之后,迅速地平定了平民的起义,让帝国西部的统治逐渐回归到正轨。戴克里先对马克西米安的表现十分满意,所以决定授予马克西米安“奥古斯都”(皇帝)的称号,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戴克里先又封自己为“神圣的朱比特”。293年,戴克里先和马克西米安为了缓解自己的管理压力,又各自指定一位“恺撒”为继承人,由此开启了“四帝共治”的时代。

象征四帝共治的雕像

戴克里先通过苦心缔造全新的政治体制,暂时缓解了罗马帝国的危机。但是戴克里先没想到,“四帝共治”体制依赖于戴克里先的强势领导力才能存在,所以在戴克里先退位之后,罗马再次陷入混乱状态,戴克里先和家人全部被囚禁起来,最后凄惨的死在宫殿之中。“四帝共治”体制还存在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细分行政机构使官僚机构规模不断扩大等弊端,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帝国后期的统治。

后果

罗马君主制建立:戴克里先完成罗马帝国的统一工作后,在国内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奠定了罗马后期帝国体制的基本框架。

结论:戴克里先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为了巩固中央的统治,戴克里先对帝国的政治体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建立了公开的君主制,戴克里先的改革奠定了后期帝国体制的基本框架,开启了晚期罗马帝国的新时代。

阅读数 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