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起义:盐贩子的逆袭
前因:伯颜乱政;后果:朱元璋灭元。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伯颜乱政

1335年,右丞相伯颜开始独揽大权,扰乱朝纲,加深了元朝的统治危机。

1353年,张士诚起兵反元,攻下了泰州、高邮等地。后来,他的起义军被朱元璋的军队打败,被俘后自杀身亡。

张士诚出生于江苏泰州的贫苦家庭。他家里兄弟四人,还有三个弟弟。兄弟四人都靠撑船贩盐为生,勉强能糊口。

本以为日子就这样平静地过下去了,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张士诚兄弟向附近富裕人家卖盐时,受到了凌辱。盐场的一个负责人,有事没事地就辱骂张士诚,张家兄弟顿时杀心四起。

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各地民乱蜂起。张士诚索性趁乱起事,加入造反大军。

影视剧中的张士诚起义

张士诚和三个弟弟,连同一个叫李伯升的人,凑了十几个人的队伍。这伙人冲进盐场,把盐场看管活活弄死,随即又放了把大火,遍烧周围的富家大户。

当时,盐场工人知道了,都纷纷拥护他们的行为。工人们不是仇富,而是被欺压得太苦了,早就有反抗之心。于是,众人都去张士诚那报名,加入起义。渐渐地,张士诚身边聚集了百余人。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泰州。

之后,张士诚又拿下了重镇高邮。同时,他急于过把“皇帝瘾”,就自称“诚王”,建国号为“大周”。

起义军攻高邮,早就引起了朝廷的高度紧张。朝廷派丞相脱脱领兵平叛。脱脱的大军在高邮,把张士诚等人团团围住。此时的张士诚已无力逃脱。他想投降,可没有这么便宜的事,脱脱决心拿下张士诚,再把当地“反贼”统统杀掉,以此震慑他人。

正在此危难时刻,一件突发的事情,救了张士诚。

当时,脱脱领兵在外,不料却被朝中奸臣哈麻的算计。元顺帝听了哈麻的谗言,下诏命脱脱就地解职,解除军权。

诏书到达军中后,部下对脱脱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劝脱脱不要理会诏令,如果按诏令所说,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了。

脱脱则说:“天子招我而我不从,就是和天下为敌,君臣之义何在?”于是,他乖乖交出了兵权,由大臣泰不花代为领导。

元朝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高邮城下的百万元军乱作一团,犹如无首的群龙一般。

张士诚像

这时,张士诚趁此良机,率领众人攻出高邮,逃出生天。

高邮一战,有惊无险。张士诚很快又在山东再起。他占领了常熟和平江(今苏州)两个重镇。这两个地方可不得了,那可是江南富庶之地。所以,当时的各地起义军中,属张士诚最为富有。

随后,他就在平江落脚。此时,红巾军的领导者朱元璋刚打下了集庆(今南京),集庆和平江离得不远,二人也算是邻居。

朱元璋此时不想得罪张士诚,就向他示好。他派人去给张士诚送信。信中写道:您现在在姑苏(苏州)称王,我替您感到高兴。想和您保持友好的关系,各自安守辖境。希望今后常常互通,不要被谗言所迷惑,以免产生纠纷。

朱元璋的信写得通情达理,没想到张士诚看后,竟不回信,还命人把朱元璋的人给扣住了。张士诚生性高傲,当时又发展得如日中天,根本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随后,张士诚就派人进攻镇江,结果被朱元璋的军队给击败了。

朱元璋看张士诚“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决定回击,又派徐达攻打常州。

张士诚听说常州被攻,就派兵援救,结果又被朱元璋的人打败了。张士诚这才知道朱元璋的厉害,赶紧写信求和。

朱元璋这时候也硬起来了,他回信给张士诚,说你立即放了我派出的使者,此外,还要给我送五十万石粮食。

张士诚被俘

张士诚非常生气,觉得朱元璋有点蹬鼻子上脸,再次拒绝了言和。就这样,二人彻底结下了仇。

1363年左右,张士诚的地盘已南到绍兴,北过徐州,到达了汝宁府(河南汝南县)、颍州(安徽阜阳)、泗州(江苏盱眙)等地。

他又自立为吴王,盖府第,设官员,把自己的政权全方位升级了。此时战事较少,张士诚有钱又“有闲”,就跳跳舞、唱唱歌、踢踢球。

正在他逍遥快活之际,朱元璋可没闲着。他高歌猛进,灭掉了另一伙陈友谅的起义军,随后就剑指张士诚。

1366年,朱元璋的军队把平江城包围了,张士诚陷入了困境。朱元璋又给他写了封信,劝张士诚投降,不要自取灭亡。张士诚看后,不吭气,拒不投降。

眼看着自己被围,城内弹尽粮绝,张士诚就想吃人,可偏偏他又是个仗义之人,吃人又下不去嘴。他想不能就这样饿死,就领人突围,可突围又失败了。

随后,朱元璋的军队攻进了城内,把张士诚俘虏了。被俘后,张士诚坚决不降,绝食自杀。

后果

朱元璋灭元

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常遇春领兵北伐,推翻了元朝统治。

结论:张士诚起义,是元朝众多起义中的一支。他虽然败给了朱元璋,却动摇了元朝在东南地区的统治,为推翻元朝起了不小的作用。

阅读数 2.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