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万民崇拜的天选之子,变成后世唾骂的无道昏君?
文/全历史 哥特人的猫
1715年9月2日,年仅5岁的路易十五即位,成为法国波旁王朝的第四代君主。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败家子。
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此处可a至1638年9月5日的巴黎)南征北战,使法国成为欧洲第一强国。而路易十五领导下的法国却惨败给英国,失去了欧陆霸权;他大肆剥削第三阶层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埋下了大革命(此处可a至1793年7月17日的巴黎)的种子,还留下一句“我死后,将会洪水滔天”的名言。
路易十五晚年的肖像
中国历史上也有不少败家的继承者。
隋炀帝(此处可a至公元604年8月21日的西安)从杨坚(此处可a至公元604年8月13日的西安)手中继承了一个太平盛世,但只用了13年就送给了李唐;明英宗(此处可a至1457年2月10日的北京)在“仁宣之治”后登基,却在土木堡(此处可a至公元1449年8月30日的河北省怀来县)丧师辱国,折断了明朝的脊梁。
其实,路易十五在即位之初很受欢迎。他在王宫中以待人仁慈闻名,与日渐荒淫的路易十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备受臣民爱戴。这种爱戴的背后是巨大的期望,期望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但幼年的路易十五没有习得责任感,终于在长大后一步步踏入昏君行列。他的人生可以粗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他是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法国王储。
作为唯一的王位继承人,路易十五得到了曾祖父十二分的看重。
1711年到1714年,路易十四连续失去了三名继承人。先是唯一的儿子在路易十四73岁那年先一步去世;然后长孙因为妻子感染天花,悲伤过度离世;两年后,他的小孙子布列塔尼公爵又在一次打猎中跌落马背摔死。
如同受到诅咒一般,除了继承西班牙王位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路易十四的其他子嗣在短短三年间消亡殆尽,只剩下一个重孙,也就是路易十五。
自知时日无多的老国王明白,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这个孩子。
他命令手下不分白天黑夜地看护路易十五,一分钟也不许离开。还将这位硕果仅存的继承人称为“奇迹之子”,宣扬他是拥有天命的幸运儿,生来就要统治法国。
路易十五童年时的散步
卡尔·布留洛夫
大臣与百姓也对年幼的储君很有好感。
他在宫中从不耍王子脾气,还会奶声奶气地关心下人的生活,与他那暴虐的曾祖父判若两人。
路易十四驾崩后,受够了太阳王淫威的巴黎市民聚集在杜伊勒里宫外,欢庆新王的登基。为了缓解小国王的紧张情绪,他的监护人将他领到窗子前对他说:“看啊!这所有的群众、所有的人民都是你的;一切都属于你,你是他们的主人。”
第二阶段、他是色情奢靡的洛可可文化推广者。
虽然路易十五对曾祖父极为尊敬,在公文中直接将其称为“父亲”,但他十三岁搬入凡尔赛宫之后,就一直在清除路易十四留下的个人印记。
路易十四痴迷于塑造君主的绝对权威,制定了一系列宫廷礼仪来凸显自己的地位,连向国王行礼胳膊要弯多少度都有规定。
但路易十五是个对规矩礼节极不耐烦的人。他觉得履行这些条例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总是以各种理由逃避需要他出席的礼仪性场合,并把这些节省下来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猎艳上。
路易十五把找情妇变成了一项光明正大的事业,他发明了一个叫作“首席情妇”的荣誉封号,甚至要求王后与太子都参与到自己册封情妇的荒唐仪式上。
蓬巴杜夫人
在路易十五的众多情妇之中,最有名的当属蓬巴杜夫人,她深刻影响了路易十五时代的宫廷生活。
当时凡尔赛宫的内部装潢贯彻了路易十四对繁文缛节的喜好,奢华、宏伟,是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但带有贵族气质的巴洛克艺术并不符合出身市井的蓬巴杜夫人的审美情趣。她推崇以华丽精致为唯一追求的洛可可文化,热衷于复杂精美的花边装饰,尤其喜欢穿着暴露的蕾丝裙装。
路易十五也爱上了这种艺术形式。他本就厌恶路易十四时代的繁文缛节,“低俗”又不讲规矩的洛可可风格正象征着他对宫廷文化的反叛。
他给了蓬巴杜夫人大笔的金钱,让她拿出去资助当时的文化名流。国王和他的首席情妇成为了欧洲最有名的艺术资助者,洛可可艺术在路易十五时代成为流行,崇尚奢靡的社会风气也被推到了顶点。
弗拉戈纳尔的《秋千》。画中的贵族在推妻子荡秋千,妻子却和躲在花丛中的情人眉目传情。这幅画以情色、奢靡为卖点,是一幅典型的洛可可风格艺术品。
第三阶段、他是逃避责任的巨婴国王。
对所有幼年即位的法国君主来说,完成“君主养成课”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路易十五也不例外。一个5岁的孩子当然不愿意学习这些无聊的课程,他每天都会翘课去和猫狗玩耍。
教父弗勒里非但不纠正小国王的行为,反而对他更加溺爱。或许是路易十四在弗勒里心中留下了太深的阴影,他相信一个无所作为的懒散国王,要好过一个精明冷血的威权君主。
但权威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路易十四完成了国王的使命,将法国带到了欧洲霸主的位子上,这是撑起他绝对权威的前提。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太阳王就不可能在凡尔赛宫玩弄那些帝王心术。
路易十五则没能理解这一点。
他对路易十四在权力上的钻营不感兴趣,还顺便把君主应该履行的责任一并放弃了。在他16岁时,法院宣布国王已经可以亲政,他却将政事一股脑地丢给了弗勒里,自己沉醉于打猎和美色之中。
红衣主教弗勒里,他主政的17年是法国在大革命前最后的辉煌时代。
路易十五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他把担任国王当成了一场游戏,只在乎自己的快乐体验,而对责任、担当这些无聊的部分弃如敝屣。
在弗勒里去世后,他终于开始独自执政,但一个毫无责任感的国王又怎么能治理好国家?
当贵族们要求扩大殖民利益时,他草率地加入到七年战争之中,庞大的军费开支榨干了国库;当阿尔让松侯爵提出要提高平民的地位,减免税收时,他一时兴起搞起了开明改革;可在蓬巴杜夫人替自己的亲友要钱要官后,他又立即辞退了阿尔让松,继续横征暴敛。
那句“洪水滔天”的名言或许是后人编造,但其对路易十五心态的反应是非常形象的。他意识到了危机即将来临,却不愿尝试去挽救风雨飘摇的法国,像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土里,完全就是个只会逃避责任的巨婴。
路易十五晚年,国库三分之一的收入都被拿来供养凡尔赛宫,许多巴黎市民不堪盘剥,沦为“无套裤汉”。1744年路易十五开始独立主政时,法国人还说他是受上帝眷顾的“被宠爱者”,此刻国王的外号却已经变成“可恨的路易”。
曾经,在那个小小王储的眼中,人的生命是比君王的喜乐更重要的存在;但在国王路易十五的世界里,除自己的愉悦外再无任何价值。他的一生,是一场权力抹杀人性的悲剧,也是对那个崇尚君权的时代最辛辣的讽刺。
历代评价
1、他拥有一切,但对一切都已丧失趣味。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伏尔泰时代》
2、路易十五并不是另一个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只是在欲望方面像路易十四。他对文治武功其实并不太感兴趣,他喜欢的是宫廷里浮华享乐的一面,对路易十四作为统治手段和消遣的吃喝玩乐,路易十五发自内心地陶醉其间。
——高林《皇帝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