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多利亚人南侵;后果:美塞尼亚战争
前因:
多利亚人南侵
约公元前825年。在德尔菲神庙上,一个男人跪在了阿波罗神像的面前,太阳神阿波罗向他传下神谕,让他在斯巴达实行改革,后人称这份神谕为《大瑞特拉》。这个男人名叫来库古,他后来在斯巴达实行了著名的来库古改革。
据说,来库古是斯巴达建国之初的伟人,他的社会地位很高,且学识渊博,深受斯巴达人尊敬。他曾经周游列国,考察各国的制度。回到斯巴达之后,他便着手开始改革。为了让改革师出有名,来库古以神谕为号召,为改革披上神秘色彩。
在来库古当政之初,他面对的是一个由三个部族构成的斯巴达。这三个部族分别是叙雷斯、迪马奈斯和潘菲罗斯,这些部族是按照氏族组织的血缘原则组成的。这让来库古十分头疼,因为这三个部落内部非常团结,各自为阵,为了自己部落的利益你争我夺。

德尔菲神庙
来库古深知,长此以往,国家肯定会分裂的。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分化瓦解原先的三个部落。既然原来的部落是按照血缘亲属关系聚集在一起的,来库古就想,现在我把大家按照居住的地区重新划分成5个新的部落,并且让大家按照新的分区开展生产生活和政治生活。可以说,来库古新的分区制度实施之后,斯巴达国家才真正建立起来,因为此后斯巴达人不再以自己的部落为中心,而是都将自己视为斯巴达国家的一员。
为了强化斯巴达人的国家意识和促进平等,来库古还推行公餐制度。来库古让所有斯巴达男性公民都要到公共食堂就餐,无论贫富都要吃一样的食物。这一做法激怒了富有的公民,他们抱团反对来库古。一次,他们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谴责来库古,并用石头砸他。混乱之下,一名叫阿尔坎德的青年用棍棒打坏了来库古的一只眼睛。但是来库古并没有严厉责罚阿尔坎德,而是让阿尔坎德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渐渐地,阿尔坎德发现来库古是一个仁慈善良、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人。阿尔坎德于是成为来库古忠实的追随者,并且他也向周围人宣传来库古的高尚品格。
来库古以军事立国,致力于把所有斯巴达男性培养成合格军人。斯巴达男童从小就接受各种训练,包括服从、赤足行走、偷窃食物、睡干草铺成的床、住简陋的兵营,频繁地竞技。根据普鲁塔克《来库古传》中的记载,斯巴达男童会被排到野外,只用一把刀子,依靠技能生存,并且杀掉遇到的敌人。
出于对强壮男性公民的重视,来库古也关注孕育斯巴达士兵的妇女们的体魄。来库古认识到女性健康的重要性,因为他相信健康的女性能够孕育出强壮的婴儿。在当时的斯巴达,少女们锻炼身体的场景是非常常见的,她们跑步、摔跤、扔铁饼、掷标枪。

斯巴达妇女雕塑
由于男性长期在军营中,家中事务都由斯巴达妇女打理,相对其他城邦,斯巴达妇女的地位是比较高的,甚至被称为女主人。女性在这样的氛围中,也形成了一种自豪感。例如,国王克莱奥美奈斯的女儿戈尔戈,同时也是国王雷奥尼达斯的妻子,曾经与一个外邦妇女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外邦妇女说:“你们斯巴达妇女是唯一统治自己丈夫的女人”,戈尔戈回答说:“你说得对,我们是唯一生养战士的女人。”
当然,斯巴达国内的妇女不是都享有这样的地位,因为不是所有妇女都有资格为国家生育战士。在城邦国家斯巴达,民众被分为“斯巴达人”“庇里阿西人”“希洛人”。只有斯巴达人是唯一的公民群体,他们只需要负责军务,所有斯巴达男性都是军人。至于生产活动,则由庇里阿西人和希洛人负责,他们的地位低于斯巴达人,他们要负责提供维持斯巴达人生活的物质资料。来库古改革不但没有改变斯巴达泾渭分明的三个社会阶层,反而让这种社会阶层进一步固化。
为了防止改革成果付诸东流,来库古要求所有公民都要遵守自己订立的制度。在改革完成之后,来库古告诉斯巴达全体公民:“我要出一趟远门。我要大家发誓,在我回来之前,绝不改动已经定下来的规矩。”不出意料,所有人公民都发誓遵守来库古订立的原则。接着,来库古便离开了斯巴达,至死未归。
后果:
美塞尼亚战争
结论:来库古改革后,斯巴达从氏族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奠定了斯巴达作为奴隶制国家的基础。斯巴达在来库古改革之后一步步走向强大,入侵邻国,开疆扩土,三次美塞尼亚战争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