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最具雄心的歌剧作品《特洛伊人》
柏辽兹最庞大也是最具有雄心的作品

歌剧《特洛伊人》是由柏辽兹编剧并谱曲的作品。这部结构庞大的歌剧作于1856至1859年间,共五幕,脚本为李斯特当时的恋人维特根斯坦公主根据《埃涅阿斯纪》所作。据说,维特根斯坦公主为了让柏辽兹创作这部歌剧,曾使用了激将法,她说柏辽兹要是不能完成,将永远不想见他。

这部歌剧因过于庞大,歌剧院在当时无法演出,柏辽兹只好将其分为两部。

第一部为:《特洛伊之争》,又叫《木马屠城记》,共分二幕,剧中人物与荷马长诗《伊利亚特》大致相同;第二部分则是剩下三幕,取名《特洛伊人在迦太基》。两部合称《特洛伊人》。

歌剧主要角色:

  • 卡珊德拉(Cassandre):特洛伊女先知,普里阿摩斯(Priam)的女儿 (女高音/女中音)
  • 柯雷柏(Chorèbe):来自亚洲的王子,与卡珊德拉有婚约 (男中音)
  • 埃涅阿斯(Énée):特洛伊英雄,维纳斯与安喀塞斯(Anchises)的儿子 (男高音)
  • 迪登(Didon):迦太基皇后,叙凯欧斯(Sychaeus)的遗孀 (女中音)
  • 安娜(Anna):迪登的姊妹 (女低音)
  • 纳钹(Narbal)(男低音)
  • 依欧帕斯(Iopas):蒂尔诗人(男高音)
  • 希拉斯(Hylas):弗里吉亚水手 (男高音)
  • 潘特(Panthée):特洛伊祭司,埃涅阿斯的朋友(男低音)
  • 斯卡尼斯(Ascagne):埃涅阿斯的儿子(女高音)
  • 赫克托耳的幽魂(L'ombre d'Hector):特洛伊英雄,普里阿摩斯的儿子(男高音)
  • 普里阿摩斯(Priam):特洛伊国王 (男低音)
  • 赫卡伯(Hécube):普里阿摩斯之妻(女中音)
  • 希农(Sinon):希腊间谍 (男高音)
  • 两名特洛伊士兵(男低音)
  • 希腊船长(男低音)
  • 墨丘利(Mercure)(男低音)
  • 赫勒努斯(Hélénus):特洛伊祭司,普里阿摩斯的儿子(男高音)
  • 冥王祭司(男低音)
  • 普利先娜(Polyxène):卡珊德拉的姊妹(女高音)
  • 昂朵玛格(Andromaque):赫克托耳的遗孀(默角)
  • 阿斯提扬那克(Astyanax):昂朵玛格之子(默角)

剧情概要

第一部 特洛伊的俘虏

第一幕

背景是在特洛伊城外已经被遗弃的希腊军营

特洛伊人正在庆祝,他们终于从十年来的围城攻击中解脱,他们看到希腊人留下的木马,想将此献给雅典娜女神。但是卡珊德拉跟其他特洛伊人的意见相左,她认为这个情况并不单纯,而且从她的预知中,她看到特洛伊将会被彻底毁灭。当昂朵玛格悄悄走入时,庆祝活动停了下来。

埃涅阿斯这时匆匆忙忙告诉大家祭司劳孔被海蛇缠死的消息,而前不久劳孔才警告特洛伊人们将木马烧毁。于是埃涅阿斯认为这是因为劳孔亵渎、曲解雅典娜女神的旨意,因此遭到惩罚。不理会卡珊德拉的反对,普里阿摩斯依旧将木马移入特洛伊城中,并且就放在雅典娜神庙旁。但是好像从木马中传来阵阵撞击的声音,特洛伊人只觉得那一定是个好兆头,根本不加理会。卡珊德拉极为沮丧,没有人愿意听他的劝告。

第二幕

躲在木马中的希腊士兵开始出动并破坏特洛伊城展开进攻。

第一景 (埃涅阿斯的宫殿)

战斗的画面在背景出现,而赫克托耳的幽魂出现,警告埃涅阿斯赶紧逃离特洛伊前往意大利,在那儿他可以重建特洛伊的荣光。在赫克托耳的游魂消失后,潘特进来告知希腊士兵躲在木马里的消息。斯卡尼斯并带来更进一步特洛伊城遭到毁坏的消息。柯雷柏强烈建议埃涅阿斯应该率领军队战斗,以抵抗希腊士兵避免特洛伊的灭亡。

第二景 (普里阿摩斯的宫殿)

一些特洛伊的妇女们祈祷他们的士兵能够得到神的帮助。卡珊德拉向他们说,埃涅阿斯跟特洛伊的勇士们已经先抢救出普里阿摩斯宫殿中的财宝,并把人送到安全的避难处。她预言埃涅阿斯与生还者们必将在意大利让特洛伊重生,但他也告诉大家柯雷柏已经牺牲的消息。

其他妇女们都相信卡珊德拉的预言,而卡珊德拉此时号召特洛伊的妇女们自缢,以免被入侵的希腊人玷污。其中一群妇女害怕死亡而犹豫不决,所以卡珊德拉将他们驱离,而自己与另外一群妇女决心自杀。希腊的将领看到这个画面,对于他们这样的情操与勇气感到羡慕。希腊士兵要求特洛伊的妇女们交出他们的财宝,卡珊德拉这时大胆地嘲弄希腊士兵,然后马上自杀,普利先娜也跟他一样自尽。其他的妇女们也一样嘲弄著希腊士兵,接着全体自尽,这个画面让希腊士兵感到毛骨悚然。在临死前卡珊德拉大喊:“意大利”。

第二部 迦太基的特洛伊人

第三幕 (迪登的宫殿)

迦太基人和他们的皇后迪登正在庆祝他们这七年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然而迪登却对一件事情有点忧心,那是努米底亚的国王雅尔巴斯,他想取她为妻(当然是场政治婚姻)。迦太基人誓言保卫他们的皇后,而建筑工、水手与农夫们都对迪登表示崇敬。

在庆祝典礼结束后,迪登跟安娜私下讨论起爱情。安娜劝迪登再婚,但是迪登坚持守寡来纪念他死去的丈夫叙凯欧斯。依欧帕斯接着进来,告知他们有不明的舰队抵达港湾。迪登下令迎接这些陌生人们。斯卡尼斯进入后,向迪登表明他们抢救岀特洛伊的财宝,并且对她述说特洛伊悲壮的故事。迪登坦承她了解状况,接着潘特告诉他们,这些逃出特洛伊人将在意大利找他们的落脚处。在此幕中埃涅阿斯假扮为水手并藏身其中。

纳钹接着告诉迪登,雅尔巴斯的军队正在攻击迦太基的边疆并且即将进入城市,但迦太基并没有足够的武器可以抵抗。接着埃涅阿斯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并且表示愿意协助迦太基作战。迪登接受他的提议,接着埃涅阿斯要斯卡尼斯好好照顾迪登。迦太基与特洛伊将联手对抗努米底亚人的入侵。

第四幕

第一景 (猎苑与暴风雨)

这景的背景设定在一个有洞穴的森林中。迪登跟埃涅阿斯在狩猎聚会后分开,但因为暴风雨来袭的关系,两人躲在同一个洞穴中,也因此彼此相互吸引。

第二景 (迪登的花园)

努米底亚人被击退,纳钹与安娜因此感到宽心。然而纳钹却担心迪登会因为爱情的关系而疏于国事的治理。安娜对此怀疑一点也不加考虑,反而觉得这代表 埃涅阿斯将会是迦太基出色的国王。纳钹这时提醒安娜,神告诉埃涅阿斯他的王朝将在意大利重新建立,而安娜也回应,没有什么神的力量能强过爱情的力量。

在迪登进入后,依欧帕斯在皇后的要求下开始唱歌,接着她问埃涅阿斯有关特洛伊的故事。埃涅阿斯说着:昂朵玛格最终与皮洛士,也就是阿奇里斯的儿子结婚。而阿奇里斯其实就是杀死昂朵玛格前夫(赫克托耳)的凶手。迪登对她的前夫依旧存有感情。突然斯卡尼斯从迪登手指上拿下了叙凯欧斯的戒指,迪登后来拿回了戒指。两人独处,迪登与埃涅阿斯唱起爱的二重奏。幕终前,墨丘利出现并攻击埃涅阿斯的盾牌,三次大声的叫着:“意大利”。

第五幕

第一景 (迦太基的港湾)

希拉斯独自唱着自己思念故土、想要回故乡的歌,另外两个士兵则是嘲弄着他,说这个愿望大概永远不可能实现了。潘特跟特洛伊的将领们讨论著因为延迟前往意大利而招致神的愤怒,但是士兵们都觉得在迦太基的生活过得很好,因此不想要离开。

埃涅阿斯进入后,唱着他内心的绝望,因为神谕已经告诉他要前往意大利,而且他更郁闷的是,他必须因此背叛而离开迪登。普里阿摩斯、柯雷柏、赫克托耳跟卡珊德拉的鬼魂这时出现,无情的告诉埃涅阿斯赶快前往意大利。这时埃涅阿斯终于了解,他只能遵照神的旨意前往意大利,但是也同时了解在此时他只能残酷舍下迪登。接着他叫他的士兵们开始准备,在当天日出之前就启航。迪登这时出现,对于埃涅阿斯不告而别的举动感到寒心,但她依旧爱着他。埃涅阿斯告诉她神谕降临,他不得不遵守而前往意大利,但是迪登将一无所有。当他离开时,她发出怒吼,诅咒埃涅阿斯。

第二景 (迪登的宫殿)

安娜承认当时他撮合她姐姐与埃涅阿斯是他的错,而迪登觉得很生气:若是埃涅阿斯真的爱着他,那么他应该拒绝神的指示,而是多留下来几天。群众们看着特洛伊人启程,依欧帕斯把这个消息告诉迪登。在盛怒之下,他下令迦太基的军队追捕并且破坏特洛伊的舰队,希望能够在他们到达前就将他们歼灭。一连串的疯狂举动,最后迪登决定自杀,在他对埃涅阿斯表达最后的爱意后,她也准备向她的城市永远告别。

第三景 (迪登的花园)

火葬柴堆(上面放着埃涅阿斯的物品)已经搭建起来,纳钹与安娜对埃涅阿斯下诅咒,要他在战斗中受尽羞辱而亡。迪登登上柴堆,褪去他的面纱并放在埃涅阿斯的长袍上,在她眼前出现未来将有个非洲武士即将崛起并且攻击罗马为她报仇。接着迪登拿埃涅阿斯的剑刺向自己。但是就在她死前的那一刹那,她看到未来的景象:迦太基即将毁灭,而罗马将会不朽。因对埃涅阿斯遗弃迪登感到愤怒,迦太基的子民们对埃涅阿斯与特洛伊人下深沉的诅咒。

柏辽兹——《特洛伊人》节选
00:00 10:22

《特洛伊人》是柏辽兹最庞大也是最具有雄心的作品,可以视为是他创作生涯的一个总结,不过在他有生之年却从未见到这出歌剧完整上演过。

阅读数 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