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元成宗即位;后果:脱脱改革。
文/全历史 夏虫虫语冰
前因
元成宗即位
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驾崩,皇太孙铁穆耳于第二年即位,是为元成宗。
1335年,右丞相伯颜镇压了左丞相唐其势的反叛,得到了元惠宗的宠信。从此,伯颜开始独揽朝中大权。
伯颜早年,曾跟着元成宗的侄子海山征战。元成宗驾崩后,没有儿子,帝位就由海山继承,是为元武宗。
元武宗当了皇帝,自然不会亏了跟随自己的心腹。于是,伯颜就被任命为吏部尚书。
后来,伯颜又服务于元惠宗等六个皇帝,堪称元老。
这期间,伯颜的官职不断上升。他曾先后任御史大夫、太傅,但权力有限。因为自文宗即位以来,大权一直掌握在右丞相燕帖木儿的手里,伯颜只是个配角。

影视剧中的伯颜
直到1333年,伯颜才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
这一年,一直独揽大权的燕帖木儿因纵欲过度而暴毙,随后,妥懽帖睦尔即位,是为元惠宗。元惠宗,就是后来的元顺帝。他亡国去世后,曾被明朝赠尊号“顺帝”。
元惠宗即位以前,曾得到过伯颜的支持和照顾。因此,伯颜就被元惠宗封为中书右丞相。按中原政权的习俗,“左”比“右”尊贵。但是,骑马民族则反过来,以“右丞相”为尊。
此时,伯颜变成了朝中的一号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在他风光之时,有一个人却对他恨得牙根痒痒。这个人,就是燕帖木儿的儿子唐其势。
唐其势当时经常抱怨,说:“伯颜是什么人?官位居然在我之上,实在可恨!”伯颜听到了,心里很不舒服,就给元惠宗上奏,要把右丞相的位子,让给唐其势。元惠宗没答应,而是封唐其势为左丞相,唐其势仍然闷闷不乐。
后来,唐其势想勾结郡王答里等人,密谋造反。不料,他的阴谋被人觉察,消息传到了元惠宗的耳朵里。
元惠宗没有惊动众人,先小小地试探了他们一下。元惠宗随即招答里上朝,答里接到诏令后,迟迟未到,这让元惠宗更为警觉。于是,他赶忙命伯颜暗中防备。

元惠宗像
此时,朝中看似风平浪静,内里却暗流涌动。
不久,唐其势开始行动。他率领一帮勇士杀入宫中,刚入宫门,就看到伯颜领着众人气势汹汹地杀过来了。唐其势本想玩个“攻其不备”,自己反成了瓮中之鳖,很快,就被伯颜的人控制住了。
随后,叛乱的人被一网打尽。伯颜却并未收手,为什么呢?原来,燕帖木儿的女儿、唐其势的姐姐还活着呢。她还有一重身份,就是元惠宗的皇后。皇后得知唐其势谋反后,还在惠宗面前为其求情。
为了不留后患,伯颜就说,皇后的兄弟谋反,皇后难辞其咎。她公然袒护兄弟,可能是其同党。
皇帝原本就和皇后感情平平,听了伯颜的话后,就命人把她关押了起来。
谁知,伯颜仍不罢休。他命人准备了毒酒,逼着皇后喝下,皇后竟被活活毒死了!
因平叛有功,伯颜获得了元惠宗的宠信,逐渐专擅朝政。他理政时,独断专行,倒行逆施。
当时,国库空虚,导致元朝对汉人的搜刮变得十分严重。1337年左右,广东等地相继爆发了汉人的起义。这使元朝上层非常惊慌。
伯颜就给元惠宗出主意,建议把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全部杀光。汉族中,这五大姓人口最多。在伯颜看来,把他们清洗掉,相当于一劳永逸。
元惠宗虽然信任伯颜,却不是傻子。他深知此计行不通,还会导致汉人们的反抗。元惠宗拒绝了这个建议,伯颜还坚持劝说,最后看实在不行,就没再提。

韩剧中的元惠宗
伯颜走后,元惠宗忍不住了,就和身边亲信说:“丞相是不是疯了?竟然给我献上这样的计策,如果实施的话,我的皇位还能做多久?”
可见,元惠宗对伯颜并未完全放心。伯颜却不知忌惮,行事越来越大胆。
1338年,郯王彻彻秃入朝,在朝中享有广泛的威信。伯颜为增加权势,就为儿子提亲,希望彻彻秃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儿子。彻彻秃拒绝了这门亲事,这让伯颜很生气,想报复他。可是彻彻秃名望极佳,不能和他明着对抗,伯颜就指使别人诬告其谋反。
元惠宗听说后,命人逮捕了彻彻秃,投入狱中。这时,伯颜竟然不等皇帝的诏令,擅自处决了彻彻秃。
伯颜先祖曾是蒙哥的家奴,彻彻秃则为蒙哥的曾孙,所以伯颜害彻彻秃,被认为是极其不义的行为。
朝中大臣非常厌恶伯颜,元惠宗也对其越来越不满。不久,伯颜就被众人扳倒了。
后果
脱脱改革
1340年,元惠宗妥懽[huān]帖睦尔任命脱脱为中书右丞相。脱脱大改伯颜旧政,进行经济改革。
结论:伯颜为相,扰乱了朝纲。这影响了元惠宗的统治,带来了与皇帝分权的弊端,同时,也使元朝当时的政治更加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