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古兄弟改革:没能挽救共和国
前因:布匿战争;后果:马略军事改革。

文/翟书宁

前因

布匿战争: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国内土地兼并严重,贫富悬殊差距

公元前133-前121年,保民官提比略·格拉古盖约·格拉古兄弟两人推行了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活动。但在元老院和大贵族的反对下,改革先后失败,格拉古兄弟也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格拉古兄弟

罗马对外发动征服战争、版图不断扩大的同时,许多农民却因为战争的破坏而破产。贵族则趁机兼并土地,将已经阵亡或无力经营者的土地收归己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平民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征兵变得越来越困难。这种情况下,许多有识之士都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格拉古兄弟也是其中之一。

格拉古兄弟虽然出身在贵族家庭,但他们自幼受到希腊文化的熏陶,对民主政治、公民平等的思想非常认可。他们对当时人民困苦不堪的生活充满了同情,立志要改变这一情况。公元前133年,哥哥提比略·格拉古出任平民保民官,开始了他的改革计划。

提比略的改革主要是土地改革,他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极少数的人掌握着大多数土地,令许多人无地可种。因此,他规定每个人拥有的土地不得超过500犹格(古罗马的土地面积单位),超出的部分要全部上交给国家,再由国家统一分配给贫穷的农民使用。

元老院不喜欢格拉古的改革

这一改革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大平民的热烈支持。但人民有多欢迎它,掌握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就有多憎恶它,他们采取各种措施阻碍法案的实施。大地主蓄意隐瞒土地数额,干扰土地丈量,致使提比略的改革进展缓慢。为了确保法案能够真正落实,提比略决定参与下一届保民官的选举,而这是违反罗马惯例的。大地主借此猛烈的抨击提比略想要搞独裁。

选举当天,反对改革者提前将自己武装起来,打算用武力阻止选举。就在公民聚集在罗马广场准备投票选举时,双方爆发冲突。提比略和他的300多名追随者被杀,尸体被抛入第伯河里。土地改革宣告失败。

提比略虽然牺牲了,但他已经在罗马人民心中埋下了改革的种子。公元前123年,提比略的弟弟盖约·格拉古出任保民官,继续哥哥未竟的事业。他不仅对土地问题进行改革,还将改革运动加以发展壮大,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社会改革。

盖约的土地改革基本是对提比略土地法案的延续。此外,他还对移民法、兵役法、粮食法、审判法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改革。改革措施得到了平民、骑士阶层的广泛支持,盖约也得以成功的连任保民官,威望不断提高。

盖约取得的成绩令元老院非常忌惮,他们利用许多卑鄙的手段破坏盖约在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例如,每当盖约提出一项符合人民利益的法案,元老院都会跑出一个更激进的方案,根本不在乎这个方案能否实现。人民被元老院忽悠了,再加上盖约新提出的殖民法和公民权法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所以盖约慢慢失去人民的信任。第二年,盖约再一次竞选保民官失败,反对派掌握了政权。

盖约下台后,许多改革法案被废除。又过了一年,在讨论废除迦太基建立殖民地的法案时,一名执政官侍从故意侮辱盖约,被盖约的部下刺死,双方爆发了大规模的械斗。盖约一路逃亡,元老派来的追兵紧追不舍,盖约不愿被俘虏,自杀身亡。盖约终究没有逃过哥哥的命运,尸体被扔到第伯河,受到牵连诛杀的同党高达3000多人。

最终,格拉古兄弟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改革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后果

马略军事改革:平民派的后继者马略吸取格拉古兄弟的经验教训,从军事方面进行改革,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结论:格拉古兄弟改革是为保护平民利益、缓和社会矛盾而推行的改革活动。改革最终失败了,格拉古兄弟二人也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改革的失败表明罗马共和国内部的矛盾已经达到非常尖锐的程度,共和制已经摇摇欲坠,军事独裁即将登上历史舞台。

阅读数 2.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