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者战争:意大利的雏形
前因:德鲁苏斯被暗杀;后果:苏拉独裁。

文/翟书宁

前因

德鲁苏斯被暗杀:公元前91年,保民官德鲁苏斯提出给予“同盟者”罗马公民权的法案,遭元老院反对被暗杀。

公元前91-前88年,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为争取罗马公民权、反抗罗马不公待遇而掀起的一场反叛战争。战争虽然被镇压,但同盟者如愿以偿地获得了公民权。

意大利是最早被罗马征服的地区之一,这些被征服的城市或部落被统称为“意大利同盟者”。同盟者协同罗马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始终没有得到罗马公民权。这就意味着他们不能担任官职,也分不到战利品,还要受到罗马人的歧视和压迫。因而积压了许多的怨恨和不满。

有不少罗马有识之士主张授予同盟者以公民权,保民官德鲁苏斯就是其中一员。但他们的主张都遭到了元老院贵族的反对。

德鲁苏斯提出一项妥协法案,试图调和同盟者的不满和元老贵族的顽固。根据法案,元老院将重新掌握司法权;坎佩尼亚和西西里多余的公有地分配给贫穷的公民,同时,意大利同盟者将获得罗马公民权。

没想到,这个妥协法案竟然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反对。在决议进行表决的当天,德鲁苏斯被无名的刺客暗杀身亡。

德鲁苏斯之死令意大利同盟者深感失望,他们认为通过合法途径争取到公民权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奋而举兵,挑起同盟者战争。奥斯库伦城首先发动起义,几乎所有的意大利同盟者都起来响应。

同盟者组建起一个新的联合共和国,将这个国家命名为“意大利”,首都定在科菲尼乌姆。他们仿照罗马建立起自己的政府,发行自己的货币,还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新的共和国规定,所有成员一律享有公民权,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起义就爆发在意大利半岛本土,距离罗马不远的地方。战火已经快要烧到家门口,罗马人这下慌了神,立刻派出两名执政官率领军团镇压,老将马略也重披战袍,投入战争。

此时,马略年事已高,行动迟缓。在北方战场又是担任副将,行动受到统帅路普斯的制约,因此并没有取得太多战果。

在南方,执政官庞培·斯特拉波在与同盟者交战之初就战死,罗马士兵大为惊慌。危机时刻,斯特拉波的副手苏拉接过指挥权,率领军队一路拼杀,将敌人赶出了坎帕尼亚。随后,他又乘胜追击,攻下赫彼奈、波维亚努姆,还深入萨姆尼特人的腹地,将他们打得一败涂地。罗马自此才扭转了战局。苏拉成为一颗新星,屡建战功,个人的实力和威望迅速膨胀。

马略和苏拉

同盟者长期跟随罗马军团南征北战,对罗马的军事情况非常熟悉。他们的排兵布阵、兵力部署与罗马军队一模一样,在统帅才能、士兵素质和武器装备方面也与罗马不相上下。双方各有胜负,损失都极为惨重,继续战斗下去没有任何好处。罗马统治者开始改变策略,试图各个击破、分化瓦解起义者。

公元前90年冬天,执政官卢奇乌斯·尤里乌斯·凯撒提出《公民权法》,所有不反抗罗马的意大利盟邦都可以获得罗马公民权。这一次罗马人终于无话可说,默默地投下赞成票,法案顺利通过。许多参与叛乱的同盟者看到自己的目标已经达成,也就放弃了抵抗。

但是马尔西人和萨莫奈人在颁布《公民权法》后仍坚持战斗。马尔西人是意大利同盟者中实力最强的民族,他们向来以勇猛和擅长打仗著称,与罗马积蓄的怨恨也最深。萨莫奈人则是意大利中南部地区最强大的民族,经过三次残酷的战争被罗马人征服,一直心怀不满。

公元前88年,马尔西人和萨莫奈人的两只起义军最终被镇压,科菲尼乌姆陷落,同盟者战争宣告结束。此后,大多数意大利人都如愿地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罗马公民权,意大利罗马化的进程加快,为后来意大利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后果

苏拉独裁:苏拉在与同盟者的战争中崛起,后来当选为执政官,建立起独裁统治。

结论:同盟者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意大利同盟者还是成功地获得了公民权。罗马的统治基础得以扩大,奠定了意大利民族国家的雏形。战争也暴露出罗马共和国危机重重,难以维持。

阅读数 3.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