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勃拉姆斯的《A小调双重协奏曲》是最著名的双重协奏曲之一。
在古典音乐的范围内,双重或者三重协奏曲这种形式并不多见,而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双重协奏曲则更少。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A小调大提琴与小提琴二重协奏曲》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这部协奏曲是他创作的最后一部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管弦乐创作最成熟阶段的作品。

勃拉姆斯3D还原照,Hadi Karimi
勃拉姆斯与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友谊深厚。当勃拉姆斯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已经成名的约阿希姆发现了勃拉姆斯的才华,将他引荐给了舒曼和李斯特,他也因此开始他的作曲家生涯。
然而1880年,勃拉姆斯发现约阿希姆常常无端指责他的妻子与勃拉姆斯的出版商间有不正当的关系。作为朋友,勃拉姆斯一直从中劝说调解。
后来约阿希姆离婚,他妻子在法庭上用勃拉姆斯的信件作为证言来指责约阿希姆。约阿希姆在这件事情上迁怒勃拉姆斯,两人不相往来。

勃拉姆斯与约阿希姆
这首《A小调双重协奏曲》就是此时勃拉姆斯为约阿希姆“量身定做”的产物。他在给约阿希姆的信中附上了这首作品,希望两人能够和解。后来,约阿希姆与勃拉姆斯冰释前嫌,并共同首演了这部作品。
整部作品有三个乐章。在这部协奏曲的小提琴声部中,我们能发现一些吉普赛音乐、查尔达什舞曲的成分,这些都是作为匈牙利人的约阿希姆所熟悉的。勃拉姆斯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他的风格。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的内容,也显现出深刻的古典主义气质。
第一乐章中,大提琴以其较低沉的音色奏出具有狂想性质的乐段,随后独奏小提琴加入,二重奏越来越丰富,它们时而与乐队交替,时而又游离于乐队的协奏之上,就像一对海鸥在海浪中飞翔嬉戏一般,自由自在。
第二乐章音乐旋律优美,但却带有几分忧伤和暗淡的色彩。小提琴与大提琴的重奏如同对勃拉姆斯和约阿希姆深厚友谊的描绘。
第三乐章是一个快板乐章,音乐旋律充满了匈牙利的回旋曲式叠句特征,由大提琴演奏出一种欢乐情绪。随后小提琴也加入复奏,最后全曲在一种急风暴雨般的热烈氛围中结束。
这首作品创造性地将最有旋律性,和最富于变化的小提琴和大提琴作为主奏乐器,而两个乐器、乐队之间的竞奏、配合,不仅技术要求很高,也需要独奏家之间非常好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