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大迫害:基督教的灾难
前因:戴克里先统一罗马;后果:君士坦丁支持基督教。

文/翟书宁

前因

戴克里先统一罗马:公元284年,戴克里先结束混乱,统一罗马,随后推行四帝共治制

公元303-305年,戴克里先在位期间颁布一系列法令,对基督徒实行迫害。这是罗马帝国对基督教迫害规模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迫害活动。

戴克里先在位时期,基督教势力发展,对皇帝的统治构成了威胁,也引起了部分罗马人民的不满。戴克里先原本主张对基督教采取宽容政策,但他的副手伽勒里乌斯极力挑拨,是促使他态度转变的主推手。

戴克里先头像

伽勒里乌斯是军队出身,对基督徒有着很深的偏见。在伽勒里乌斯的劝说下,戴克里先勉强同意召开会议,讨论宗教政策问题。没想到,会议上大臣们一致赞同严惩基督,他们还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基督教的威胁。于是,戴克里先最终下定决定,颁布一套新的宗教政策。

公元303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颁布打击基督教的诏书,张贴在尼科米底亚最繁华的街头。诏书刚刚贴好,就被一位愤怒的基督徒撕下来,大声咒骂政府。结果,这位基督徒被活活烧死,弥留之际也拒不认罪。戴克里先知道此事后,更加剧了对基督徒的厌恶和恐惧心理。

随后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戴克里先位于尼科米底亚的宫殿两次遭遇大火,而且目标明显就是戴克里先的寝宫,有人想置皇帝于死地!所幸发现及时,才没有酿成大祸。

纵火事件发生后,戴克里先暴跳如雷,采用严厉的刑法调查这件事,许多无辜的大臣和平民都被投入监狱。案情没有任何进展,责任自然被归咎到基督徒的头上,戴克里先对基督徒的态度变得更加强硬,他声称“基督徒要么放弃信仰,要么被处死”。而伽勒里乌斯害怕基督徒也来找他算账,急忙收拾行李离开了尼科米底亚。

基督教在罗马的传播非常迅速

根据诏书,针对基督教的破坏运动全面展开。一时之间,全国各地都可以看到被捣毁的教堂,教会的财产或是被纳入皇室产业,或是被高价拍卖,还有的直接赏赐给大臣们。基督教许多珍贵的文献、《圣经》的文本也被付之一炬。阿非利加有一位名叫菲利克斯的主教,因为不愿意交出圣书,让政府官员十分恼怒。他先是被交给地方总督,又被转送到意大利的禁卫军统领那里,最终被判处斩首示众。

弗里尼亚是一个基督教盛行的小镇,这里的居民和政府官员全都皈依了基督教。当拆毁教堂的法令颁布后,总督特意派出罗马军团的强大兵力帮助政策的执行。居民出于信仰,全部进入教堂,决意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教堂。军队开来后,他们坚决不肯撤离,惹恼了执行命令的军官。于是,军队纵火焚烧教堂,大批弗里尼亚人民葬身火海。

信仰基督教的信徒要定期聚集在一起做礼拜,然而,就连这样的宗教集会也被视为非法,所有参加集会的人都会被处以死刑。在这次宗教迫害运动中,因为坚持基督教信仰而被处死的信徒达到数千人,诞生了一大批殉道者。

油画《年轻的基督教殉道者》取材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

公元305年,戴克里先在疾病的长期困扰下决定退休,对基督徒的迫害告一段落。基督教也慢慢恢复了生机,继续传播,教徒人数日渐增加。直到继任的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再也没有出现过多基督徒的大肆迫害。

后果

君士坦丁支持基督教: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对基督教实行宽容政策。

结论: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反映了基督教与帝国统治者之间尖锐的矛盾。但这次迫害并未打倒基督教,反倒坚定了许多信徒的信仰,让基督教更加发展壮大。君士坦丁即位后,调整政策,转而利用它为统治者服务。

阅读数 2.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