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7月24日(农历壬午年六月十日),已经13个月没有领到军饷的朝鲜武卫营与壮御营士兵攻入昌德宫,推翻了以王妃闵氏为首的骊兴闵氏外戚政权。闵妃化妆成宫女,躲在婆婆的轿子里溜出宫禁,相继藏身于骊州、忠州等地。

大造殿,昌德宫中王妃的寝殿。现在的大造殿是日本殖民时代重建的,所以颇有日系风格。
直到52天后,她才在入朝清军的保护下,重新返回汉城。闵妃能在叛军重围之中逃出生天,自然是残余的外戚力量奔走保护的结果。家在忠州长湖院的闵应植,就因为收容闵妃,从此平步青云。

金允植。壬午军乱时正作为“领选使”在清朝。他极力鼓动清军入朝平叛。
《壬午六月日记》,记录的就是这五十多天里,闵应植守护闵妃的始末情形。
养尊处优的一国之母狼狈出宫,四处躲避叛军的搜捕,无异于丧家之犬。从《日记》中就能看出,闵妃几乎每一天都在服用药物以治疗咽喉或脚上的脓肿,实在是凄凉:
“十三日......玉候以咽喉症候靡宁,进御薄荷油。”
“十七日......玉体脚部肿处成脓,进付膏药。”
“二十日......以竹筒吹硼砂小许于患处。”
平常闵妃到哪都前呼后拥,估计她许久都没有这么“暴走”过了,脚上的红肿或许正是由此而来。
在闵妃乘轿通过宫门时,据说她曾经被叛军发现拖了出来。幸亏侍卫洪启薰急中生智,大喊道这是他在宫里任职尚宫的妹妹,这才保住了闵妃的性命。

不过幸运的是,逃离京城之后,还有不少像闵应植这样的地方官愿意接纳照顾闵妃。所以虽然疾病缠身,但她始终都有足够的药物用作治疗。
尤其有趣的是十八日这天的记录,闵妃服下了“甘桔汤”之后,还吃了“狗羹”和“鲋鱼膏”。鲋就是鲫鱼。而朝鲜半岛至今都有吃狗肉的习惯,流亡的王妃食用狗羹倒是格外有意思。
《日记》中闵妃常服的药就包括治喉咙的“薄荷汤”、“龙脑”、“甘桔汤”。而自六月二十九日,闵妃开始频繁服用“加味养胃汤”、“清暑六和汤”以及“藿香正气散”。
可以说,在刚出宫的这半个多月里,闵妃的病情一直反复。直到七月初五日,才有“咽喉症候渐为平复”的记录,四天之后“玉体脚部肿处完合”。
但仅仅过了十天后,七月十九日,闵妃又发起了高烧,赶紧服用了二帖“香砂平胃散”。二十日到二十五日,闵妃总共进食了5次人参。其中“水参”3次,每次1两。山参2次,每次5钱。
此后至二十九日,闵妃每天都用一服“加减君子汤”。八月一日回宫当天,还吃了剂“平陈汤”。
只能说,皇亲国戚到底是皇亲国戚,就算是落难凤凰,那生活也要比鸡好得多。闵妃吃的苦,比起被她娘家人剥削的百姓军兵来说,实在九牛一毛。
以下附上《壬午六月日记》全文:
六月十三日,晴,二更量,中宫殿下临御于碧洞翊赞闵应植家,玉候以咽喉症候靡宁,进御薄荷油。
十四日,晴,热,平明,闵应植与进士闵肯植及玄兴泽婢子一名,陪行,至广州吹笛里林川,郡守李根永家,中火,至鸟岘店舍宿所,玉候添损,四更后小得平顺。
十五日,晴,热,平明,陪行,至利川邑店舍,中火。(至)骊州丹江权三大家宿所,前五卫将闵泳绮来。
十六日,晴,热,夜微雨,移御于同邻韩点大家,患候一样,进御甘吉(桔)汤二帖,薄荷汤和龙脑含御。
十七日,晴,热,骤雨,因为驻御,进御甘吉(桔)汤一帖,薄荷汤和龙脑含御,玉体脚部肿处成脓,进付膏药。
十八日,雨终日,因为驻御,患候一样,午后咽喉症侯肿自溃,进御甘吉(桔)汤一帖,狗羹一甫儿,鲋鱼膏一甫儿,闵肯植先往忠州老隐。
十九日,朝雨,午后暂霁,申后连注,平明,陪行,至忠州梅山,中火于吴凤鹤家,宿所于社仓闵应植卿第。
二十日,或雨,因为驻御,以竹筒吹硼砂小许于患处。
二十一日,晴,热,昧爽,暗行,驻御于老隐幼学李是镒家,进御甘吉(桔)汤一帖,薄荷汤和龙脑含御,玉候渐次平复。
二十二日,晴,因为驻御,故判书闵升镐妻贞敬夫人李氏、 前参判闵泳翊妻贞夫人金氏自竹山来。
二十三日,晴,因为驻御。
二十四日,因为驻御。
二十五日,午后细雨,因为驻御。
二十六日,午后雨,因为驻御。
二十七日,晴,因为驻御。
二十八日,晴,申后陪行,移御于梅山前判书闵泳纬家。
二十九日,晴,因为驻御,进御加味养胃汤二帖。
三十日,晴,因为驻御,进御加味养胃汤一帖。
七月初一日,晴,因为驻御,进御清暑六和汤一帖。
初二日,晴,热,闵泳绮陪行,移御于砥平蟾实前县监安
晶(鼎)玉家。闵应植惮烦耳目,追后发行,至骊州邑止宿。
初三日,微雨,夜暴注。因为驻御,进御清暑六和汤一帖,咽喉症候更为添损,闵应植来到。
初四日,早雨,晚止,因为驻御,进御养胃汤一帖,送前五卫将具然韶于忠州兵营。
初五日,晴,因为驻御,咽喉症候渐为平复。
初六日,晴,因为驻御,进御养胃汤一帖,送闵泳绮于杨根紫岑里。
初七日,晴,因为驻御,进御藿香正气散一帖,闵肯植入来。
初八日,晴,因为驻御,进御养胃汤一帖,闵泳绮还来。
初九日,晴,因为驻御,玉体脚部肿处完合。
十日,晴,因为驻御。
十一日,晴,因为驻御,闵泳绮、闵应植嫌人耳目,先为出来。
十二日,晴,安鼎玉陪行,还御于梅山吴凤鹤家宿所,闵肯植先从他路出来。
十三日,晴,移御于闵泳纬家后舍。
十四日,雨终日,因为驻御。
十五日,阴洒雨,因为驻御,送安鼎玉于京城。
十六日,晴,因为驻御,又哲来,闻京报,安鼎玉自中谵
誊清使揭榜而还来,金泉察访闵致宪来。
十七日,晴,因为驻御,送闵致宪于京城。李贤植持闵泳翊封书以来。
十八日,晴,因为驻御,李贤植还去,送安鼎玉于京城。
十九日,雨,午后止,因为驻御,玉候以痁症靡宁,进御香砂平胃散二帖。
二十日,晴,因为驻御,进御水参一两重。
二十一日,晴,因为驻御,进御水蓼一两重,痁候未得平复。
二十二日,晴,因为驻御,进御安身四物汤二帖,闵致宪及安鼎玉自京还来。
二十三日,雨终日,因为驻御,进御水参一两重,以痁候添损,送人于阳城医人朴应钟处。
二十四日,晴,因为驻御,夜进御山蓼五戋重,安鼎玉赉封书上京。
二十五日,晴,早朝进御山蓼五戋重,移御于闵泳纬家内舍。痁候一样,阳城医人朴应锺来到。
二十六日,晴,因为驻御,早朝朴应钟入诊,进御加味君子汤二帖。左赞成闵台镐家下人持封书而来。同月十九日,前监察沈宜淳以还正壶位事呈文于吴提督长庆,将有不日奉迎之举,故副司果金卨铉为告此事,自京早朝来到。李贤植来,是夜,封书、武监八名下来,闻华服之传教。
二十七日,晴,因为驻御,痁候稍有减势,进御加味君子汤一帖、加减君子汤一帖。奉迎陪从官员下来,安鼎玉赉回答封书下来。
二十八日,晴,朝进御加味君子汤一帖,巽时,动驾,宿所于竹山府内衙。夜,加减君子汤一帖。
二十九日,晴,早进御加减君子汤一帖。卯刻,动驾,至阳智县内衙,昼停,闵泳翊来,痁□□□馀症。初昏,至龙仁县东轩宿所,进御平陈汤一帖。
八月初一日,晴,朝进御平陈汤一帖。卯刻,动驾,至新院,昼停于御军幕。申刻,还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