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十大古曲之一 | 古琴独奏《广陵散》
《广陵散》是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首古琴音乐说明了古琴艺术发展在汉代所达到的时代高度。

《广陵散》又名《聂政刺韩王曲》是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期间最为著名的古琴音乐,其曲谱一直留存至今。

聂政刺韩王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琴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涌现出许多琴人和作品。皇室贵族都有弹琴的爱好与风尚。他们从观赏音乐歌舞到亲自参与弹“琴”,体现了古琴本身文化内涵的吸引力和他们对音乐价值观念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琴人都十分优秀,其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刘向桓谭蔡邕等人,他们不仅操着一首好琴,也是非常出色的文人。

蔡邕

而这时的琴曲也格外丰富,如《饮马长城窟》、《聂政刺韩王曲》、《别鹤操》等,其中《聂政刺韩王曲》(又名《广陵散》)最为出名。

《广陵散》主要表现了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杀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这一故事内容记载于相传为东汉蔡邕所作《琴操》一书。

《琴操》

这首古琴音乐作品的曲谱中有着多个分段的小标题,分别是“刺韩”、“冲冠”、“发怒”、“投剑”等。

由此,历来琴家们多将《广陵散》和《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广陵散》的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朱权在“解题”中说:“然《广陵散》曲,世有二谱。今予所取者,隋宫中所收之谱,......经九百三十七年矣,予以此谱为正,故取之。”

《神奇秘谱》

据考证,琴曲《广陵散》在唐代以前有三十三段,分“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三个部分。

而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谱进行了整理、打谱,再现了《广陵散》的音响,为我国古代琴曲提供了一个言之确凿、闻之有声的实例。

管平湖

广陵散
00:00 22:28

除此之外,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与《广陵散》也有一段令人惊叹的故事。

当时,嵇康卓越的才华和逍遥的处世风格,为他招来了祸端。他提出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张,深深刺痛了统治阶级的要害。

于是,在一些小人的诽谤和唆使下,公元262年,统治者司马昭下令将嵇康处以死刑。在刑场上,有三千太学生向朝廷请愿,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拜嵇康为师,这正是向社会昭示了嵇康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但这种“无理要求”当然不会被当权者接纳。

而此刻嵇康所想的,不是他那神采飞扬的生命即将终止,却是一首美妙绝伦的音乐后继无人。

嵇康

他要过一架琴,在高高的刑台上,面对成千上万前来为他送行的人们,弹奏了最后的《广陵散》,铮铮的琴声,神秘的曲调,铺天盖地,飘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弹毕之后,嵇康从容地引首就戮,时年仅三十九岁。

嵇康与《广陵散》的故事让人为之感叹。作为我国现存琴曲中唯一一首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它表达出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而嵇康在演奏这一曲子后也随着乐意悲愤喊出:“《广陵散》于今绝矣!”。

这首具有情节性内容的大型琴曲在汉代的出现,证明了当时古琴音乐在思想以及艺术上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时代高度。因此,《广陵散》作为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古曲之一,可谓是当之无愧。

阅读数 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