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因:伊奥尼亚起义;后果:马拉松战役
前因:
伊奥尼亚起义
公元前496年,在雅典人的帮助下,希腊人焚毁了萨尔底斯。收到消息的大流士愤然起身,向天空中射了一箭,祈求上天助他一臂之力,惩罚希腊人。他还特意安排了一个奴隶,每次饭前都嘱咐他不要忘记对雅典人的复仇。此时,远在爱琴海另一侧的希腊人还不知道,不久后,他们将面对与波斯大军的鏖战。
就在希腊世界的城邦追求民主与法治的时候,海的另一端,一个庞大的波斯帝国正在崛起。经历了几代波斯王的治理与扩张,到公元前521年,当王位传到大流士手中,波斯已经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大帝国了。大流士继承了他父辈的遗志,剑指欧洲,征服了北方的色雷斯后,将虎视眈眈的目光落到了富饶的希腊大陆上。
事实上,波斯帝国打起希腊的算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从公元前513年开始,波斯就逐渐染指于在小亚细亚半岛的城邦,米利都首当其冲。
眼见着希腊的自由城邦纷纷建起了民主制度,一直被波斯控制的米利都也很眼馋,因而萌生了起义反抗的念头。米利都知道自己力量微弱,单打独斗肯定不行,所以四处寻找帮手。米利都第一个找上了军事强国斯巴达,可斯巴达一向只顾及自身安全,不愿意冒着得罪波斯人的风险帮忙。被拒绝的米利都人走投无路,四处碰壁,没想到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两座城市抛出了橄榄枝。

可问题来了,雅典和埃雷特里亚一伸手援助,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
公元前496年,雅典派出了20艘船,埃雷特里亚派出5艘,与米利都一起,占领了波斯控制下的萨尔底斯,随后把它付之一炬。做完这些,雅典人就拍拍屁股,回家了。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没帮上什么大忙,但就是因为这把火,给自己惹上了麻烦。
对于大流士来说,雅典和埃雷特里亚在自己家门口放了一把火,这可是天大的侮辱。颜面尽失的大流士当下就发誓,断与这两个城邦势不两立。
镇压了米利都人带头的伊奥尼亚叛乱后,波斯终于腾出手来,大流士从没忘记萨尔底斯被毁的耻辱。这回,大流士要好好教训一下雅典和埃雷特里亚。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派出他的女婿——马尔多尼奥斯,途径色雷斯和马其顿,率领波斯大军向希腊进发。还没等波斯大军抵达目的地,在阿索斯海角,一场猛烈的风暴掀翻了这支波斯水军。未及开战,波斯舰队就损伤惨重,马尔多尼奥斯不得不率军提前返航。第一次进军希腊未果的消息传来,大流士很是失落,但失落的情绪并没有困扰他太久。大流士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教训,打算避开阿索斯海角,改成横跨爱琴海出征希腊。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派出大军,第二次远征希腊,希腊与波斯间的大战在所难免。
出征之前,波斯让使者到希腊送信,只要各个城邦献上水与土,自愿臣服于波斯帝国,那么便放大家一条生路。大多数城邦一听见波斯的声威就吓软了腿,乖乖地依照波斯的要求行事。雅典和埃雷特里亚自然也害怕,但是他们深知,就算他们此时屈服,波斯也断然不会轻易地放过他们,索性不如拼个你死我活。
波斯的600艘战船率先到达埃雷特里亚,可埃雷特里亚的公民们却没有雅典民众那么团结。战争伊始,城中一些富裕的居民就打起了退堂鼓,他们知道城池陷落是早晚的事,并不想因此献出自己的生命,偷偷联络波斯人,并将城池拱手相让。波斯军队轻而易举地拿下了这座城邦,为了报复萨尔底斯被烧的仇恨,他们烧掉了埃雷特里亚的神庙,并将城中所有居民都贬为奴隶。埃雷特里亚一时沦为人间地狱,成为了波斯铁蹄下命运最悲惨的城市。
埃雷特里亚被夷为平地后,波斯大军的下一个目标就轮到雅典了。
公元前490年的春天,波斯大军在距离雅典城约40公里的马拉松湾登陆,雅典人民即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结论:波斯的远征军正向着阿提卡进发,大流士对希腊这片土地势在必得,但这对于希腊人来说可是决定生死存亡的战争。斯巴达人凭着自己有险可守,不愿出兵,至此,保卫家园的重任已经全部落到了雅典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