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因:第一次希波战争;后果:波斯战败,希腊战争转为内战
起因:
第一次希波战争爆发
公元前490年,雅典城邦内的所有人都在焦急等待着一个消息,一个来自前线的消息。突然,一个奔跑中的男人出现了,他一路跑来,一边跑一边大喊:“欢乐吧,雅典人,我们胜利啦!”
为了传达马拉松战役大捷的好消息,长跑小能手斐里庇得斯在已经受伤的情况下跑了很久了。这个时候的雅典人正处于焦灼的状态,他们渴望胜利,他们不敢想象假如战败后该是什么样的后果。
斐里庇得斯不分日夜奔跑了42千米回到了雅典城,迫不及待的要给大家喊出这个振奋人心的事情。可是他还没能听到大家的欢呼声,就倒在地上永远闭上了双眼。为了纪念这场改变历史的战争和斐里庇得斯无私的精神,后人便设立了马拉松长跑。
就在两年前,由于第一次希波战争时波斯军队的出师不利,愤怒的波斯国王薛西斯尝试派出使者游说降服希腊,让各城邦臣服波斯,交出“水和土”。

纪念马拉松战役的陶器
许多小城邦实力弱,不假思索便投了降。但是最大的雅典和斯巴达就不乐意了,高傲的头颅岂能冲敌人低下?于是倒霉催的波斯使者一个被从悬崖扔进了大海,一个被扔进了井里,自己去寻找“水和土”吧!
觉得被侮辱的薛西斯又生气了,于是便决定开始报复希腊。
公元前490年,庞大的波斯军队横渡爱琴海,抵达了平静多年的马拉松平原,他们带着明确的目标而来,就是攻陷雅典。
雅典立马派出了长跑健将斐里庇得斯去求助斯巴达,他日夜兼程只用了一天多赶到,却不想自己吃了个闭门羹。斯巴达不想打仗,甚至还找了个蹩脚的理由来拒绝,说老祖宗规定啦,这月不圆可不能出兵。斐里庇得斯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只能回去复命。
敌众我寡,孤立无援的局面下,雅典只能硬着头皮与之一战了。
波斯和雅典都一直按兵不动,趁此期间雅典的将军们开了个会,一番商讨后决定,由战场天才米提亚德担任总指挥。
米提亚德在对峙的这几天分析发现,尽管波斯军队比雅典这边多出了五千来人,但第一次希波战争时波斯的1000名骑兵这次并没有参战,忽略波斯的极小规模骑兵,这是一场步兵与步兵的对决。
但雅典是重装步兵,人家波斯是轻装。硬刚是刚不过去了,只能靠智取了。
那么怎么给自己创造优势呢?
米提亚德分析发现,假如敌方距离我们有1400米,雅典的重装步兵跑过去攻打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而波斯的弓箭最远射程是200米,于是米提亚德决定了,可以先正常速度走过去,等进入了射程范围就举起盾牌遮挡敌人射来的箭,同时加快速度迅速拉近与敌人之间的距离。并且雅典的武器比波斯的要长两倍,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另外米提亚德将精锐步兵安排在了两侧,预备给敌方来一个大突袭。
既然安排好了,那就不等待斯巴达的援兵了,米提亚德决定先拼死一战。
大战前夕,米提亚德还进行了一番鼓舞士气的演讲,“雅典是永远保持自由,还是带上奴隶的枷锁,关键就在你们。”在此激情下,士兵们斗志昂扬的展开了进攻。
此时的波斯军队已经在这场对峙中逐渐消耗掉了耐心,军心已经不稳了,估摸好多人已经开始想着回家该吃啥了。雅典军队就呼啦呼啦地赶来了,把波斯军队整了个一脸懵,雅典开了个好头,士气上涨。

描写马拉松战役的画作
雅典边战边退,已经懵掉的波斯军队并不多想持续进攻,当战线拉得足够长的时候,精锐步兵从两侧突袭,顿时波斯军队溃不成军。
有个叫基纳尔的希腊战士,也是一名虎将。在与波斯军队厮杀的过程中,他被敌人砍掉了一只手,基纳尔在剧痛的情况下仍不敢松懈,愈战愈勇的他愣是和战友们抢了个战船,这可给波斯了一记重创!
最终波斯损失了6400名战士和7条战船,而雅典仅仅牺牲192人,雅典逆风翻盘大获全胜。
米提亚德也很高兴,他派出了斐里庇得斯去雅典城报捷,已经负伤的斐里庇得斯不分日夜跑回雅典,当他刚刚宣布胜利的好消息便力竭而亡。
1896年,为纪念这场战役的胜利及英雄斐里庇得斯,雅典在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长跑,就此流传下来。
后果:
波斯战败,希腊战争转为内战
结论:马拉松战役,波斯惨败,这是改变希腊人命运的关键一战,希腊人因此获得了希波战争的胜利,获得了战斗自信与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