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来热爱歌剧——朱塞佩·威尔第
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歌剧!

即使不能用举世无双来形容威尔第,但是把他称作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之一绝对是无可非议的。瓦格纳一样,威尔第把一生都投入歌剧创作和改革的事业,作出了与瓦格纳不相上下的、但又各具特色的巨大贡献。此二人被认为是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歌剧创作者。

威尔第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布塞托附近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经营小酒馆。威尔第13岁开始学音乐,1832年投考米兰音乐院,但未被录取,后留在米兰向斯卡拉歌剧院的音乐家拉维尼亚学习音乐。1842年,威尔第创作了他的第二部歌剧《纳布科》,歌剧成功上演让他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

威尔第

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伦巴地人》《厄尔南尼》《阿尔济拉》《列尼亚诺战役》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因而还获得了“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之称。

以下简介威尔第歌剧创作生涯的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时期

第一时期是19世纪40年代前后,这是威尔第的成名期。威尔第在米兰开始了歌剧创作活动,参与了意大利人民反抗法、奥占领的爱国运动,创作了包括爱国英雄歌剧及爱国歌曲在内的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歌剧。

1839年初,威尔第夫妇移居米兰。同年11月,他的第一部歌剧《奥贝托》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观众和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奥贝托》虽然算不上是一部杰作,但在威尔第的创作生涯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奥贝托》打开了威尔第闯进意大利歌剧界的大门。此后,斯卡拉歌剧院经理梅雷利与威尔第签订了创作合同,邀请他写的三部歌剧。1840年,歌剧《王国的一天》一败涂地,又值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相继病亡,威尔第陷入极度低落的状态。

在梅雷利的劝说下,威尔第接了《纳布科》的台本,剧中的爱国主义热忱打动了威尔第的心。这部歌剧的创作成为威尔第艺术生涯中的第一块里程碑。其中的经典唱段《飞吧!思想,插上金色翅膀》令人热血沸腾,在威尔第逝世后的葬礼上,该曲被成千上万的人们吟唱。《纳布科》的成功,把威尔第引上了意大利歌剧之王的宝座。

威尔第《纳布科》“飞吧!思想,插上金色翅膀”
00:00 04:45

威尔第

第二时期

第二时期是19世纪50年代,这是威尔第的创作高峰时期。他写了《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等七部歌剧,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

1851年初,威尔第以40天的速度完成了《弄臣》的全部音乐。 1852年3月31日,《弄臣》在威尼斯首演。为了在首演中给观众一个惊喜,威尔第直到演出的前一天,才把那首著名的歌曲《女人善变》的乐谱交给演员。果然,首演一再被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打断。《弄臣》和《女人善变》不胫而走,传遍了意大利各地。

威尔第《弄臣》咏叹调“女人善变”
00:00 03:07

1853年2月19日,威尔第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游吟诗人》在罗马首演。它所取得的成果和《弄臣》相似。

在结束了《游吟诗人》的创作后,威尔第立即着手《茶花女》的创作。这部作品仅花费了威尔第一个月的时间,当《茶花女》于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首演时,由于演员选择不当,观众并未认可。直到一年以后重新演出时,才大获成功,并很快风靡全欧。

这三部优秀作品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成就和声望迅速超过多尼采蒂和贝里尼,甚至连罗西尼都屈居其后。威尔第从此成为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威尔弟《茶花女》饮酒歌 2007年斯卡拉歌剧院版

第三时期

第三时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直至威尔第去世。威尔第老骥伏枥,在这一阶段创作了精品之作《阿依达》,并以惊人的精力创作了他最伟大的抒情悲剧《奥赛罗》和最伟大的喜歌剧《福斯塔夫》。

1867年,威尔第为巴黎大歌剧院创作的《唐·卡洛斯》反响平平。1868年6月,威尔第拜访了他心仪已久的83岁的老作家曼佐尼,此后声望卓著的威尔第常常呆在自己的庄园里享清福,很少去罗马参加他不感兴趣的政治活动。在这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1871年12月,威尔第创作的以古埃及传说为背景的歌剧《阿依达》在开罗首演。两个月后,《阿依达》在威尼斯上演,由施托尔茨担纲。这部卓越的歌剧,再一次掀起了对威尔第的狂热。观众的情绪极其亢奋,年愈60岁的威尔第出台谢幕竟达40次。

1873年5月,曼佐尼病逝。威尔第在家中专心致志地为死者创作了一部《安魂曲》。在曼佐尼逝世一周年之际,《安魂曲》在圣马尔科大教堂演奏,威尔第亲自指挥。这部杰作是威尔第除歌剧之外惟一一部享有盛誉的作品。

威尔第《安魂曲》领主咏
00:00 06:31

此后的13年中,垂暮之年的威尔第没有创作新的作品。然而,威尔第的音乐生命并没有就此结束。古稀之年的威尔第用了几年时间,构思创作了《奥赛罗》,为此他倾注了全部的精力。1887年2月5日,《奥赛罗》在斯卡拉歌剧院首演。正如人们所预期的那样,首演的场面激动人心,一些国家的政要、文化名流和观众一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剧情中,欢呼声、掌声震耳欲聋。74岁的威尔第和主要演员的谢幕花费了15分钟。散场后,欢腾的人群抬着大师回到住所。

在以后的几年,威尔第又完成了一部杰作《福斯塔夫》。这既是威尔第最后一部喜歌剧,也是他漫长而辉煌的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1893年2月9日,《福斯塔夫》的首演获得了与《奥赛罗》相同的成功。

威尔第创作的歌剧,音乐技巧娴熟,刻画内在人物性格细致入微,丰富并保持了意大利歌剧在音乐表演上的优势,以及歌剧音乐中传统的分曲体结构,还注重发挥乐队的作用、声乐的写作和器乐的平衡。

1901年1月27日,威尔第与世长辞。意大利举国哀痛。尽管威尔第在遗嘱中表示自己的葬礼应该是“非常简朴的”,但人们倾城出动,情不自禁地涌上街头,在《飞吧!思想,展开金色翅膀》的合唱声中,人们送别了这位最伟大的歌剧艺术大师。

威尔第

威尔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尔第支持意大利当时的独立运动,他的一些作品中有暗示这个运动的情节。直到今天还有人建议将他为《纳布科》所作的合唱《飞吧,思想,乘著金色的翅膀》作为意大利的国歌。

阅读数 1.4万